導讀:知名流行病學家、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10月27日逝世,享年60歲。10月28日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訃告:尊重本人生前遺...
知名流行病學家、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10月27日逝世,享年60歲。10月28日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訃告:尊重本人生前遺愿,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吳尊友淡出視野已久,沒想到再次“回歸”竟是辭世的消息。當天,#吳尊友曾回應三年白頭##吳尊友最后一條微博提醒科學戴口罩#等多個話題,引發關注。有網友注意到,三年來,吳尊友的樣貌悄然發生著改變,頭發從黑變白,身體變得日漸消瘦。
央視記者曾提問:回過頭來看,你這三年的頭發這個白跟壓力大有沒有關系?對此,吳尊友回應:應該說很多人付出比我多,他們在一線工作,有些人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所以我的這些投入真的算不了什么,很多人頭發比我白得多,我只是通過媒體的宣傳,好像感受到我的工作經歷。實際上更多人承受比我的壓力更大,他們比我更辛苦,而且付出得更多,貢獻得更多。
同時,有媒體發聲,“告別吳尊友不應只記得三年白頭”“討論吳尊友,如果只聚焦于滿頭白發無疑過于簡單,也失之于輕佻。”綜合新京報報道,吳尊友因新冠疫情而走進公眾視野,在此之前的20余年,他所專注的其實是艾滋病防控領域,并頗有建樹。吳尊友先后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及美國NIH課題等研究課題40多項,主持重大專項1項、NIH 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450多篇,包括在《科學》《柳葉刀》等國際著名雜志發表SCI論文250多篇;是《牛津公共衛生教課書》作者,主編中國艾滋病防治英文學術專著兩本。
1995年,吳尊友獲得流行病學博士學位回國。彼時,艾滋病在國內出現了蔓延態勢。吳尊友將國際艾滋病防治工作理論與國內防治工作實踐相結合,開展了大量的防治科學研究和現場實踐工作。作為課題負責人,他牽頭負責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國家防治策略,通過2011-2016年間對全國12萬HIV單陽家庭實施該措施,夫妻間HIV傳播率從2.61%下降到0.78%;他牽頭負責的“一站式服務研究”,使艾滋病診斷到治療時間從3個月縮短到約12天,新診斷感染者年病死率下降62%。身為全國政協委員,吳尊友在今年兩會期間準備的提案是關于加強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吳尊友說,要培養更多的公共衛生領域專家,讓他們有足夠知識,有豐富經驗,在遇到公共衛生問題時能夠沖上去,能夠挑大梁。
奇聞事件發表評論稱,用行動詮釋責任,用知識定義擔當,這正是流行病學專家所應有的價值取向,也是他們獲取良好社會評價的應有之義,更是吳尊友辭別人間后留下的一道思考題。
上一篇:四川辟謠將推行按“工齡退休”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