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加拿大一枝黃花根莖發達,繁殖力強,傳播速度快,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被稱為生態殺手。近日,有網友表示加拿大一枝黃花已經到了泛濫的程度...
“加拿大一枝黃花”根莖發達,繁殖力強,傳播速度快,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被稱為“生態殺手”。近日,有網友表示“加拿大一枝黃花”已經到了泛濫的程度,城市里也有很多。10月26日,大皖新聞記者在合肥進行了探訪,在多處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蹤跡。
探訪:在四里河岸邊一處發現幾十棵
上午8時40分,記者在合肥北一環路邊發現一處長滿荒草的空地,空地被圍墻和鐵門擋了起來。記者站到高處向里觀察發現,里面有“加拿大一枝黃花”。
上午9點多,記者在四里渠西路與周灣路交叉口附近走訪時,發現了一大塊平整的菜地,菜地附近的“加拿大一枝黃花”長得有一人多高,密密麻麻。
上午10點多,在迎松路跨越四里河位置,記者在四里河岸邊的荒草坡上發現了大大小小幾十棵,夾雜在荒草中,較為隱蔽。
記者隨后聯系了四里河濱水生態公園管理處。值班人員表示,公園管理處一直以來持續關注并整治“加拿大一枝黃花”。接到記者的反映后,值班人員安排了公園管養單位人員去現場查看處理。
很快,四里河濱水生態公園養護單位的李先生前來查看。“每年在沒開花之前,我們就進行清理,都是連根拔除。如果有漏的,在開花結籽比較明顯時,我們再安排專人清理,連根拔出,先清理花頭再除根,防止蔓延繁殖。”10月26日下午1點多,工作人員對“加拿大一枝黃花”進行了清理。
實施方案:成立包保責任領導組
采訪中,大皖新聞記者獲悉,《合肥市2023年加拿大一枝黃花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印發,要求建立“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堅持“發現一處鏟除一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原則,形成“標本兼治、科學防治、長效管控”的防控局面,確保全市“加拿大一枝黃花”得到有效遏制。
建立由合肥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規、財政、林園、交通運輸、水務等部門組成的“加拿大一枝黃花”防控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溝通協調。對各地在實際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探索的好方法,通過建立信息網絡,實現信息共享、技術共享、成果共享。設立外來入侵生物防治技術服務電話,及時指導各地開展一枝黃花的防除。此外由各有關部門組織人員成立巡查小組,定期、不定期進行檢查、督查,成立包保責任領導組,實行責任包干制,及時掌握工作進度,督促解決有關問題。對不認真落實責任的部門和責任人,進行公開通報,并約談主要負責同志,產生嚴重后果的要對主要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進行問責。
建議:將防除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10月26日,記者從合肥市農業經濟技術服務管理總站農業生態環境站獲悉,因超強繁殖力等,“加拿大一枝黃花”極難根除。且部分地區地形復雜,防除難度大,比如在水源保護區,無法進行化學鏟除,鏟除人力投入大。某些發生區域隱蔽,易出現防除遺漏。此外,該物種分布面積較廣,最佳防除窗口期短,防治時間跨度長,防除關鍵期需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但目前縣、鄉沒有充足的經費保障,無法納入到日常工作中。面對繁重的防控任務,專業防控人員與物資緊缺,防控工作的開展缺少配套資金支持,難以保證防控效果。
對此,該站相關人士提出了建議。首先,各地需提前謀劃,優化資源配置。對已發現大面積連片的“加拿大一枝黃花”要做好區域定位,為來年春季化學防除奠定基礎,減輕秋季防除工作壓力。在防除關鍵期之前做好人員安排、器械準備,全力防除,力爭不留死角。其次,防除窗口期短、任務量大,需要集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議將防除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起長效投入機制,保障防除工作持續開展。再次,嚴格落實包保責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農業農村部門負責農田區域、水務部門負責河道、溝渠、水庫周邊,交通部門負責道路沿線、林業和園林部門負責林地等,各部門間暢通信息,加強交流,通過統籌調度技術和資金等方式,凝聚合力,努力遏制“加拿大一枝黃花”蔓延。
此外,還應轉變治理思路,積極探索將“加拿大一枝黃花”作為畜禽飼料、紙張原料等變廢為寶的新防除方式。
上一篇:聯合國大會通過巴以問題相關草案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