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端午節在農歷五月初五,我們現代過節的方式很簡單,但是對于古代的人而言,端午還是個制藥煉藥的好日子,在這個時候采藥、制藥、曬藥,可以...
中藥
中醫藥的使用方法很多,端午以藥預防疾病,方法也非常之多。比如以藥入酒,或以藥入水。端午很多地方都流行飲藥酒或藥浴的習俗。
端午節特制的藥酒中,廣泛使用的主要是菖蒲、雄黃、朱砂等。古人認為菖蒲、雄黃皆有避邪避毒蟲的功效。辟邪去瘟,當然是神異之論。但菖蒲有藥用價值是中醫中有驗的藥學知識。至于雄黃,《本草綱目》稱,“雄黃味辛溫有毒,具有解蟲蛇毒、燥濕、殺蟲驅痰功效”,“主治百蟲毒、蛇虺(huǐ)毒”。
藥浴在端午節俗中有古老的流傳歷史。端午節最早的一個名字就叫“浴蘭節”。《楚辭》:“浴蘭湯兮沐芳華。”蘭草是早期的藥浴主要使用的藥草。至少到漢代,端午已經有浴蘭之俗。《大戴禮記》記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可為證明。此俗唐宋相沿,于史料皆可引證。唐韓鄂《歲華紀麗》云:“端午,角黍之秋,浴蘭之月。”注云:“午日以蘭湯沐浴。”可見唐時亦有此俗。至宋人詩詞之中,詠蘭湯事者甚夥。歐陽修《皇帝閣六首》:“嘉辰共喜沐蘭湯,毒沴(lì)何需采艾禳。”蘇軾《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晏殊《內廷四首》亦詠此事:“由來佳節載南荊,一浴蘭湯萬慮清。”到了元代,詩人馬祖常《石田集》有《端午效六朝體》:“馥馥蘭湯浴,滟滟蒲酒持。”元曲中張可久《雙調折桂令》也詠到“浴蘭芳荊楚風流”。嘉靖《仙游縣志》:“至午時采百草為湯,浴體以去百病。”清同治《高縣志》:“沿山采藥煎水凈身,云免瘡疥。”
上一篇:鄭州育兒補貼政策發布半年沒實施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