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受天氣影響,北方多省份大規模航班、火車取消或晚點,公路封閉。交通運輸部綜合應急指揮中心消息顯示,14日上午,受降雪及路面結冰影響的19...
受天氣影響,北方多省份大規模航班、火車取消或晚點,公路封閉。
交通運輸部綜合應急指揮中心消息顯示,14日上午,受降雪及路面結冰影響的194個路段封閉,目前封閉路段正陸續恢復通行中。截至14日13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河南、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境內的133個路段(涉及102條高速公路、8條普通國道、4條普通省道)處于封閉狀態。
相關新聞
氣溫暴降20℃!剛說今年或為史上最暖冬天 這股寒潮是來“打臉”的?
今冬最強寒潮主體正在南下,北方今冬最大范圍降雪今天迎來鼎盛一天,明天開始,北方大部將開啟持續一周左右的今冬至冷時刻,南方也將告別氣溫沖高,在短短一兩天里,遭遇斷崖式降溫。
Q
北方這次會冷到什么程度?
明天,隨著寒潮東移南壓、逐漸逼退暖濕氣流,北方降雪明顯減弱,降雪區域東移,僅在遼寧東北部、吉林東部等地有大雪。接下來,真正的降溫考驗即將開啟!
未來幾天,北方氣溫將大面積、持續刷新新低,其中16日夜間至17日早晨,華北、黃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將接近或跌破歷史同期極值,山西、河北、河南北部、山東西北部一帶最低氣溫將達到-20°C左右。
城市當中,石家莊17日最低氣溫-18℃,濟南-15℃,都將刷新當地12月中旬最低紀錄;北京-15℃將是12月中旬第四低,鄭州-12℃將是12月中旬第二冷。以上地區氣溫均較常年同期氣溫偏低6℃、甚至10℃以上!
Q
南方氣溫會摔多慘?
南方氣溫即將發生的巨變,我們從幾天前就一直在鋪墊了,今天總算到了巨變前夕。
今天南方大部氣溫繼續上揚,氣溫達到近期高點,長江以南最高氣溫普遍超過20°C,江南不少地方最高氣溫甚至達到25°C左右,暖熱程度同期罕見!截至今天14時,上海、貴州、湖南、浙江等地共百余個站點最高氣溫暖到打破同期極值。
明天開始,南方大部將經歷斷崖式降溫。貴州至江南的大片區域將在短短兩三天時間里,氣溫下降20°C左右,這股寒潮將終結自立冬以來南方離譜的暖熱。
大城市中,杭州、南京最高氣溫將從25°C降至2°C,貴陽從22°C降至0°C,上演冷暖超級大逆轉。尤其南京本周六最低氣溫將降至-5℃左右,沒有暖氣的南京朋友,會非常難熬了!
16日后,長江以北大部地區干冷氣團控制,切換至少雨模式,降水集中在貴州至江南一帶,以小雨雪為主。其中16-18日貴州、湖南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凍雨,要防范冰凍災害。
對南方地區而言,這次降溫還伴有雨雪天氣,濕冷感加重,體感會冷上加冷,特別和前期的暖熱對比反差巨大。
Q
剛說今年或為史上最暖冬天 這寒潮是來“打臉”的?
講完預報,最后總算到今天的正題了。面對暖冬的預判和當下寒潮降溫雨雪的現狀,看似挺矛盾的,好幾波網友來問了↓
其實也有不少網友替小工回答了,不過既然答應了大家單出一篇,還是趁著這機會,詳細講講。
先拋結論:寒潮和“暖冬”,一點都不沖突!
● “史上最暖冬天”是針對我國整個地區、整個冬季時段的平均氣溫的預判,并不代表就沒階段性的冷空氣/寒潮了。
平均氣溫,大家小學數學都應該學過,它統計數據的一般水平,取的是中間值,會拉平數據的特異性。冬天海陸熱力差異造就大陸冷高壓和海洋暖低壓的氣壓差,冷空氣不會突然消失,氣溫也不會一成不變的,總會有波動。像11月以來咱們就經歷了好幾輪冷暖大反轉了(比如10月下旬到11月初的罕見回暖,11月6至7日和23至25日又經歷了兩次寒潮過程)。所以不能用“暖冬”這個平均趨勢,而否定了單次冷空氣/寒潮具體過程發生的可能。
●現在也只12月上旬,還有1月、2月的氣候還沒發生呢,這么早說寒潮“打臉”,也不合適。
光看單次具體過程也不行,不能用單次過程代表整個冬天狀態。就像咱們也不能因為這次寒潮可能給華北、黃淮等地造成同期罕見寒冷,就徹底否定“暖冬”趨勢,畢竟冬天才剛開始。
再說回這次寒潮,雖然是冷事件,但我們同時也看到了暖的強勢。
●河南一帶降水形態復雜,也是側面反映暖的強盛。
今天河南下了一鍋“大雜燴”——冰粒、凍雨、雨夾雪、雪、雷打雪、雷打冰粒……之所以降水相態這么復雜,就是因為它處在了冷暖勢力的交界處,在寒潮主體南下之前,強盛的暖濕氣流先一步占據了這里,帶來充沛水汽的同時,在中空制造了一片溫度較高的暖區,形成冷(高空)-暖濕(中空)-冷(近地面)的逆溫層,導致雪花冰晶下落時逐漸融化,從而降水相態復雜。
暖濕氣流能在這個時節頂到這么北的位置,這其實也是其實力強勢的證據。
●南方同期罕見暖熱,也是暖的證明。
上文提到,截至今天14時,上海、貴州、湖南、浙江等地共百余個站點暖到打破同期極值。從立冬以來南方這暖到離譜的氣溫,是這個時節不該有的。看今天下午的變溫實況,長江以南上演氣溫也“瘋狂”……
我們前幾天也講到過,異常偏北的副熱帶高壓系統,強盛到離譜的暖濕氣流,都是造就這場不同尋常暖事件的背后推手。盡管這次寒潮終結了回暖,但冬季仍漫長,之后回暖是否還會重演,仍未可知。
所以朋友,理智一點,別揪著一次過程就想著“打臉”什么的了。
上一篇:董宇輝疑似再停播三天 引發熱議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