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需要再一次申明的是,懲戒不是必需的教育手段。近日,湖南一初中生遭體罰住進ICU的消息,讓很多人揪心。這則消息源于網友發布的一則帖子。...
需要再一次申明的是,懲戒不是必需的教育手段。
近日,湖南一初中生遭體罰住進ICU的消息,讓很多人揪心。
這則消息源于網友發布的一則帖子。發帖人稱其子劉某誠被班主任罰做200個深蹲,之后又被體育老師要求參與課堂訓練,導致身體出現不適住院。據大風新聞報道,此前,劉某誠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肝功能損傷以及過敏性皮疹,并下達病危通知書。
據最新消息,寧鄉市教育局回應稱,涉事劉同學目前恢復良好,無生命危險。寧鄉市教育局已對泉塘中學的校長、涉事教師作出停職處理,并將相關情況移交紀檢監察部門開展核查。
湖南長沙一名男老師用三角尺將一9歲女孩頭骨打碎,導致生命垂危的悲劇才剛剛過去,又有學生因被罰200個深蹲病危,教訓何其慘痛,理應得到足夠重視,無奈體罰現象依然存在于校園之內。
關于教育懲戒的邊界,2021年3月1日,全國《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中已經予以清晰界定,其中第十二條就規定了,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不得有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復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以及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行為。
可見,連續做200個深蹲,已屬于“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之列。但類似“深蹲”這種“隱形體罰”仍處在對體罰認知的灰色地帶,有些教師甚至還認為,這不算“體罰”。
慘痛的教訓擺在眼前,再一次警示,“深蹲”這種隱形體罰,如果強度過大,也可能造成巨大傷害。需要再一次申明的是,教育孩子有很多種方法,懲戒不是必需的手段。當下,直接的、暴力式的體罰已被明令禁止,對于諸如過量運動類隱形、非直接施加的體罰,仍需保持足夠警惕。
教師的懲戒權,絕不能任意使用。在這方面,學校、教師、家長需要形成普遍共識,共同抵制體罰,形成良好教育生態,守護學生健康成長。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