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生活中,遇到一個非常喜歡的東西會用愛不釋手這個詞來形容。對于一些非常喜歡看書的書呆子,會用手不釋卷這個詞來形容。那么手不釋卷的意
在生活中,遇到一個非常喜歡的東西會用愛不釋手這個詞來形容。對于一些非常喜歡看書的書呆子,會用手不釋卷這個詞來形容。那么手不釋卷的意思是什么?手不釋卷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勤奮好學、看書認真的人。知道了這個詞的意思,那么你們知道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誰嗎?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手不釋卷的意思是什么
在生活中,人們經常用手不釋卷這個詞來形容熱愛讀書的人。手不釋卷這個詞出現在很早以前,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手不釋卷的意思是什么。這個詞是用來形容看書入迷、勤奮好學,非常熱愛讀書的人。那么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誰呢?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中記載的漢朝光武帝劉秀的事例,書中這樣記載“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意思是光武帝在行軍打戰之時,都不忘記讀書,說明光武帝勤奮好學的。
這么一說或許很多人會認為,光武帝便是手不釋卷的主人公。其實并不是的,上面說的只是它的來歷,說到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誰,就不得不說三國時期的呂蒙了,他才是手不釋卷的主人公。
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呂蒙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雖然特別能帶兵作戰,但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家境貧寒上不起學,所以肚子里卻沒有墨水。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
孫權一聽又是這套說辭,便很不高興的問他,管理國家和帶兵打戰哪個事情更多,自己也不過是要求你,讀書達到能做文章那種水平,只要能夠寫些簡單的軍事作戰總結就可以了,呂蒙一聽這話,知道主公生氣了,只好老實回答說自己不知道讀哪些書。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誰?便是這位名叫呂蒙的名將。
孫權聽后十分高興,耐心的告訴呂蒙可以讀哪些書,又拿光武帝劉秀的故事勸誡他,最后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呂蒙回去后,手不釋卷刻苦學習,利用行軍打戰的空閑時間,認真研讀兵法,成為一代名將。
根據史書記載,孫權得知呂蒙的改變后,還發出這樣的感慨,“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并作國士,不亦休乎”。
他認為呂蒙這樣的改變是不可思議的,自己本意也就只想他能夠多讀一點書,不在目不識丁,結果他不因為自己已經富貴了,就可以不認真學習,反而變得如此努力,成為了國家的棟梁之材。以上是對手不釋卷的意思是什么、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誰解答,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