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四年一遇的2月29日,中國空間站與新華社新聞大樓同框。我第一反應是:這玩意也能上熱搜?提前架好攝像機等它飛過來了,一拍就行唄。再一想:...
四年一遇的2月29日,中國空間站與新華社新聞大樓同框。
我第一反應是:這玩意也能上熱搜?提前架好攝像機等它飛過來了,一拍就行唄。
再一想:不對哦,這玩意只有中國和美國有,而且美國的快退役了!——這都不算大新聞了,我是不是飄了?
2003年楊利偉上天時,我們中學可是全體停課看直播啊。這才剛過20年,空間站我都不看了?
還有就是,北京的藍天是真的多了。如果地上霧霾天,天上的星星再多也看不見。
2、【我偶爾會在夜里出去看星星,跟大家分享一個看星星竅門】:
當你抬頭時,
——凡是【不動不閃】的,大概率是太陽系里的行星,比如木星,又大又亮;
——凡是【閃但不動】的,大概率是恒星,它們很多比太陽大得多亮得多,只是離得太遠;
——凡是【動但不閃】的,大概率都是人造衛星,比如咱的空間站???;
——凡是【又動又閃】的,大概率是飛機。
——凡是【呲溜一下秒飛過去】的,是流星,看見了趕緊許個愿吧!
——流星不是古人說的不祥之兆“掃把星”,那是彗星,【拖著長尾巴】,但不是呲溜一下秒飛過去,而是會連續在夜空出現幾天,每天位置不同。
3、【還有,北斗七星之間,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它們不是因為什么引力重力組成了勺子的形狀,而是彼此位置一直在變。
只不過,在人類文明5000年的這“一瞬間”,它們恰好形成了一個勺子形狀。“很快”,比如再過幾百萬年,勺子就沒了,因為位置都變了。其他星座也是同理。
所以,漢朝的張衡和今天的你我,都看到了同一個勺子,原因不過是:張衡離我們的時間太近,星星離我們的距離太遠!
想到這,讓人不禁絕望:我們太渺小了,5000年的文明只是星空的一瞬;
又不禁感慨:我們太偉大了,新華社的大樓上,有一顆星星是我們中國人發上去的,上面有咱的人在出差。
上一篇:AI“復活”已成產業鏈 專家解讀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