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汪,杭州人,35歲,國企行政人員。說起話來不緊不慢,人緣不錯。盡管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卻有一副北方人的身板,身高超出1米8的他看起來...
小汪,杭州人,35歲,國企行政人員。說起話來不緊不慢,人緣不錯。
盡管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卻有一副北方人的身板,身高超出1米8的他看起來穩重踏實。
至今單身,小汪覺得自己在相親市場“年紀大、條件差”。雖然他名下有兩套房子,但因為10萬的年薪屢屢受挫。
相親當晚,女生發來開銷賬單
上一次,小汪的相親對象比他小一歲,外省人。
女生1米68的身高,化了個淡妝,工作性質和收入狀況與小汪類似。兩人見面后,彼此都有眼緣,從興趣和經歷聊了不少,回家路上,小汪有一種收獲愛情的喜悅。
晚上8點多,兩人彼此問候了一下,女生就發過來一個word文檔,備注是“家庭日常開支明細”。上面詳細列出了從買菜、水電煤這些基本生活費到置換電子產品、日常維修等支出,甚至還包含紅白喜事,每月費用竟達9900元。
女生解釋,9900元的生活開支,僅僅是兩人生活的月平均固定開支,此外還有部分非固定支出沒有計算在內,例如兩人或者雙方父母生病、孩子上學后的一些培養開支等。
還有哪些必須開支,沒有列入呢?
女生說,首先是雙方父母的。兩人都是獨生子女,就算雙方父母都有醫保社保,但生病住院之類的,需要先自己先繳費再報銷,如果還要養育小孩,依照兩人目前的收入,在資金、人力等方面都很難應對,這將成為以后生活上的一大“炸點”。
其次是要考慮孩子的支出。女生說,如果有了小孩,絕不會讓他(她)輸在“起跑線”上。開發智力、早教、興趣班一樣都不能少。在每個小孩都優秀的情況下,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都不會的小傻瓜”,進而自卑甚至厭學。
為什么列出這張清單?
女生指出小汪是本地人,有些開支是他父母在承擔。而自己身邊有不少已婚已育的女性同事,在和她們的溝通中,她對婚后生活有清晰的認知:生活中的各項支出不能細算,因為這個金額是“很嚇人”。
聽完后,小汪懵了,覺得女生太過于理智。自己目前住在父母家,兩套房子都在出租,未來是可以應對各項生活支出的。
但女生并不贊同,認為20萬的家庭年收入太少了,她鼓勵小汪“把年薪20萬當成奮斗目標吧”。
“太累了!”小汪說,雖然自己有責任也有動力為家庭奮斗,但和他找愛的初衷大相徑庭,最后兩人友好結束。
結婚登記前,女生提了個要求
去年年初結束的那段戀情,是小汪離結婚最近的一次,相親的女生是個90后,也是杭州人,在事業單位工作。交往一年后,兩人見過雙方父母,商量結婚事宜。小汪想先登記,這時,女生提出了一個要求:“婚后不要睡同一張床,不要有夫妻生活。”
“這離譜了吧?”小汪脫口而出。
女生很堅決,小汪只好告訴了她父母。她父母當時也很震驚,但幾天后告訴小汪,說這個婚不結了。
上個月,小汪又結束了一段為期3個月的戀情,分手是由女生提出的,理由是小汪沒車。小汪說,沒買車是因為之前搖不到號,建議買個電車?女生說不喜歡電車。之后她又提出共同按揭買房,她想一步到位,買個三室一廳。小汪說自己已經有兩套房了,不想壓力太大,兩室一廳夠了??戳藥滋追?,兩人意見談不攏。最后,女生說小汪這么大年紀還和父母住在一起,妥妥“媽寶男”,小汪又被分手了。
就這樣,在相親市場兜兜轉轉四五年,相親過的對象雙手都數不過來。小汪和不少公益紅娘處成了朋友,但仍沒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上一篇:多地海景房大跌價海景房價格神話正在一個又一個城市消逝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