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日,#北京到上海2.5小時#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首。消息稱,時速450公里的高鐵即將在2025年投用。屆時,京滬之間高鐵僅需2.5小時即可到達。...
今日,#北京到上海2.5小時#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首。消息稱,時速450公里的高鐵即將在2025年投用。屆時,京滬之間高鐵僅需2.5小時即可到達。
評論區里,不少網友對此表示興奮。然而,事實是否真是如此?錦觀新聞記者就此梳理相關資料并咨詢行業相關人員。
試驗速度并非實際速度
京滬間坐高鐵2.5小時到不了
資料顯示,京滬高速鐵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站,全長1318公里,設計時速為380公里。即使按照450公里時速不停站,也沒辦法在3小時內通達兩地。
原報道稱,CR450高速列車在實驗中跑出了超過450公里的超高時速。然而,在我國高鐵的實際運行中,并非按照試驗速度運行。按照我國高鐵的運行時速慣例,即使是還未正式面世的“最快高鐵”CR450,在正式運行中,時速也不會超過400公里。
據了解,CR450是我國“復興號”動車組全力研制的新車型,與“前輩”們相比,有著堪稱突破性的進步。
近年來,中國高鐵里程不斷刷新,與高鐵里程刷新同步的,還有動車組。目前,CR(China Rileway)開頭的“復興號”動車組已有160公里、250公里、350公里三種運行時速列車。即將到來的CR450動車組,被視為中國高鐵打破最高時速的希望。
在業內,高鐵的不斷加速具有非凡的意義。去年6月28日,國鐵集團在福廈高鐵福清至泉州區段組織開展了新型動車組新技術部件在更高運行速度條件下的性能驗證試驗,試驗列車單列最高運行時速達到453公里。在突破紀錄的同時,也使我國高鐵保持著在世界范圍內的領先優勢。
“最快高鐵”得有配套設施
成渝地區或稱首個應用區域
高鐵的時速提升,對于鐵路的建設標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每一條高鐵修建時,都會有對應的設計最高時速。相關行業從業者向記者透露,按照列車的運行時速,鐵路在設計和建設時的材料選用、相關配套設施都有差別。目前來看,大部分高鐵并不具備運行CR450的條件。
那么,CR450最有可能在哪里初運行呢?
國鐵集團的《“十四五”鐵路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提出,將依托滬渝蓉沿江高速鐵路等工程項目開展CR450科技創新工程基礎設施工程化技術驗證。也就是說,除了CR450已經成功試驗過的福廈高鐵福清至泉州區段以外,滬渝蓉沿江高速鐵路是最有可能首先“上架”的線路。
作為中國最長的高鐵之一,滬渝蓉沿江高鐵起自上海寶山站,途經江蘇省、安徽省、湖北省、重慶市,止于四川成都站,由多條高鐵通道組成,線路總長約2100公里,其中僅有成渝中線高鐵預留了部分時速400公里的提速空間。可以看出,作為世界領先的高鐵技術,即使在已確定留有提速空間的成渝中線高鐵沿線,也僅選取了部分符合條件的路段,在長達千余公里的京滬高鐵全程運用,顯然不太現實。
據了解,成渝中線高鐵將與規劃的渝宜高鐵連通,是沿江高鐵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實現雙城經濟圈與長三角城市群高鐵直達。屆時,它將串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支撐長江經濟帶建設。北接渝萬、鄭萬高鐵串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加快西部地區南北向貫通進程。
上一篇:住建部:防止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