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網上總是時不時流傳起關于養老金的各種說法引發社會關注其中不乏一些不實消息近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權威機構明確就一些熱傳說法...
網上總是時不時流傳起
關于養老金的各種說法
引發社會關注
其中不乏一些不實消息
近日
上海市人力資源
和社會保障局等權威機構
明確就一些熱傳說法
進行了辟謠/說明
q
社保每繳滿5年,養老金就進一檔?
錯!
按現行的養老金計發辦法,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由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繳費基數、個人賬戶累計本息儲存額、養老金計發月數等要素綜合計算所得,沒有固定的檔次之分。
q
沒有固定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不能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
錯!
根據《關于靈活就業人員參加本市職工基本養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滬人社規〔2023〕5號)的規定,自2023年5月1日起,年滿16周歲且男性未滿60周歲、女性未滿55周歲,在本市勞動就業的自雇人員、無雇工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包括符合上述條件的本市戶籍人員、外省市戶籍人員、港澳臺居民、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以及以集體參保的方式,在本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和家庭農場從事農業勞動的從業人員,均可以在本市申請參保。
q
用人單位不用為職工繳納退休當月的社會保險費?
錯!
根據相關規定,社會保險費需按月繳納,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退休當月仍與參保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屬于單位的在職職工。因此,用人單位應當為職工繳納退休當月的社會保險費。
q
“個人參保”沒有“單位參保”養老金多?
錯!
靈活就業人員以個人身份自愿參保,繳費由個人承擔。雖然繳費比例、繳費基數確定辦法與單位職工不同,但是靈活就業人員和單位職工的養老待遇計發方式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在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因素相同的情況下,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的養老待遇與單位職工是一樣的,待遇水平不會打折扣。
按照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靈活就業人員選擇的繳費基數越高、繳的年限越久,退休后每月領到的養老金也會相對越多。
q
領取失業保險金影響繳納養老保險費?
根據有關文件規定,以個人身份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符合申領失業保險金條件的,經辦機構應予發放。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以個人身份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未出現依法應當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情形的,經辦機構不得停發失業保險待遇。
也就是說,領取失業保險金不影響失業人員以個人身份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以個人身份繳納養老保險費也不影響失業人員申領失業保險金。
q
退休人員去世后,剩下的養老金怎么辦?
基本養老金是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退休人員去世后不再發放。
退休人員去世后,其個人賬戶仍有余額的,一次性支付給退休人員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
退休人員遺屬還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一次性撫恤金,具體標準根據當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領取養老金時間等因素確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