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個秋冬,一大波孩子在被各種病原體侵襲下都肺炎了。在治療過程中,部分家長被醫生建議可能要給孩子洗肺,但接到通知時爹媽卻有點慌了神…...
這個秋冬,一大波孩子在被各種病原體侵襲下都肺炎了。在治療過程中,部分家長被醫生建議可能要給孩子“洗肺”,但接到通知時爹媽卻有點慌了神……
事實上,很多人一聽到“洗肺”都會覺得有點恐懼,何況要用在自己孩子身上。那么“洗肺”是如何操作的?有沒有風險?肺炎患兒究竟在什么情況下才需要“洗肺”呢?
案例
亮亮(化名)今年6歲,家住新鄭,近日,他因持續高熱不退,在當地醫院治療一周效果不佳后,被父母帶著來到了河南省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就診。
在入院檢查時,接診的二病區主任喬亞紅發現亮亮是感染了支原體后引發的肺炎,且CT顯示肺部出現了大片的肺實變,肺炎狀況有不斷加重的趨勢,于是她立即為亮亮安排入住,并制定治療方案。
考慮到亮亮持續的高熱、咳嗽,以及前期治療效果不佳等情況,入院后喬亞紅在其他用藥的基礎上擇機為亮亮進行了肺泡灌洗。
喬亞紅介紹,亮亮高熱不退的體溫在肺泡沖洗后慢慢降下來了,而且術后三天肺部炎癥基本吸收,實變的肺也張開了,整體狀況得到穩定和改善。
那啥是“洗肺”?咋操作的?
喬亞紅在接受寶姨采訪時說,“洗肺”其實是老百姓的說法,醫學上稱之為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它是一項通過支氣管鏡進行的微創內窺鏡技術。
支氣管鏡是一種帶光源和鏡頭的軟鏡,操作時將軟鏡經口或鼻置入,從氣管進入到支氣管中,可以幫助醫生直接觀察到氣管、支氣管黏膜、管腔病變的情況。
支氣管肺泡灌洗是指通過支氣管鏡向支氣管肺泡內注入規定量的無菌生理鹽水,充分吸引獲得合格的肺泡灌洗液后進行相關檢測,特別是感染病原檢測:同時可以對肺炎局部進行沖洗,排出肺炎區域大量的炎性分泌物(痰液),達到對肺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目的。
“洗肺”對治肺炎有啥作用?
采訪中,喬亞紅向寶姨透露,因近期得肺炎住院的患兒較多,她所在的病區里還是有不少患者需要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特別是今年10月到11月初支原體感染潮,相關肺炎的患兒就非常多,在癥狀改善不明顯或肺炎進一步加重時要考慮配合支氣管肺泡灌洗來進一步緩解肺炎癥狀。”
通過在支氣管鏡下進行肺灌洗,首先可以幫助患兒清理出痰液及痰栓,實現氣道通暢。
另外,進行肺泡灌洗后,把灌洗液送檢細胞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等檢測,可達到進一步診斷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當懷疑有黏液栓堵塞(影像學上表現為肺不張和/或肺實變,俗稱“支原體白肺”)和塑形性支氣管炎的重癥患兒應盡早進行,以減少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
孩子肺炎了
啥情況下需要“洗肺”?
采訪中,對于家長們擔心的風險問題喬亞紅表示,目前支氣管鏡檢查和電子胃腸鏡一樣,都是臨床常見的內窺鏡檢查,經驗豐富的醫生操作起來非常便捷,安全性也很高。而且操作前、進鏡中都會逐步進行麻醉,也不會很痛苦。
至于什么時候需要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喬亞紅做了進一步說明。她表示支氣管鏡檢查和治療是不推薦常規使用的,輕癥時不用。
一般是在經常規治療效果不佳時,或炎性分泌物、壞死物致氣道阻塞或肺不張需及時清除時推薦進行支氣管鏡的檢查和治療,如難治性支原體肺炎、腺病毒肺炎和流感病毒肺炎等引起氣道大量分泌物,甚至形成塑型物阻塞、粘膜壞死等。
另外,喬亞紅提醒,在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前需要禁食,術后6小時禁水禁食,陪護時家長應密切觀察患兒癥狀及反應,并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