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月餅是典型的高熱量、高油脂、高糖分的食品。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代謝性疾病可以吃月餅嗎?要怎么吃才健康又有節(jié)日儀式感?本期健康科普...
月餅是典型的高熱量、高油脂、高糖分的食品。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代謝性疾病可以吃月餅嗎?要怎么吃才健康又有節(jié)日儀式感?本期健康科普由江橋醫(yī)院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張中樂告訴你月餅怎么吃更健康。
一、
不同慢病人群如何吃月餅?
1.糖尿病人要避開甜口月餅
豆沙、蓮蓉、椰蓉等餡料的月餅血糖指數(shù)較高,會升高餐后血糖,引起血糖值波動,紊亂胰島素分泌,加重糖尿病進程,甚至引發(fā)各類并發(fā)癥。因此,糖尿病人應(yīng)盡量避開這些甜口月餅。在選擇其他咸口的月餅如鮮肉、蛋黃月餅也要注意控制食量。
值得注意的是,“無糖”月餅的能量并不一定比含糖月餅低,糖尿病人需要控制每日總能量的攝入,吃了月餅,臨近的那頓正餐需要扣除部分主食的攝入量,且不要一次吃一整個,分成幾小塊,這樣吃健康又解饞。
2.心腦血管病人少食月餅
高油脂的月餅在食用過多后,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導(dǎo)致血流減慢,不利于心腦血管疾病的康復(fù),可能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
其次,研究表明,鈉鹽攝入量與高血壓顯著相關(guān),鈉鹽攝入量越高,高血壓的患病率也越高,除少食或不食咸口月餅(如椒鹽月餅、榨菜鮮肉月餅)外,還需要注意甜口月餅成分表中的鈉含量,如每塊流心奶黃月餅的鈉含量高達157.5毫克,比一塊鮮肉月餅高了100毫克的鈉。因此,心腦血管人群吃月餅除了要注意控制月餅的攝入量之外,還要注意食用時間,最好放在早上或中午,晚上盡量不吃。
3.肝膽疾病發(fā)作期的患者要忌食月餅
該人群若過量食用月餅容易引發(fā)膽囊收縮,導(dǎo)致膽汁排出困難,致原有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或使病情加重,甚至引發(fā)急性胰腺炎。因此,患有肝膽疾病的人群應(yīng)盡量少食或不食月餅,尤其在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期,應(yīng)忌食月餅。
二、
賞味與健康兼顧的吃月餅小技巧
1.食品安全放首位
購買月餅時應(yīng)選擇正規(guī)商家,同時注意觀察月餅的質(zhì)量、保質(zhì)期,盡量購買生產(chǎn)日期較近的新鮮月餅,購買回來后盡快食用、妥善存放。
2.可以將月餅作為早餐主食之一
將一個月餅分成三、四塊,早餐吃一至兩塊,再配合其他的雜糧粥、蔬菜、清茶等。早餐是我們胃腸內(nèi)營養(yǎng)物最少的時候,而月餅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脂肪,提高血糖來支撐我們一上午的工作或活動。早晨吃月餅還有助于膽汁的排出。
3.替代部分主食或點心甜食
月餅中含有淀粉、油脂和精制糖,可以替代一部分主食和點心。吃月餅時,建議不要飲用含有脂肪的咖啡、牛奶等飲品,搭配清淡茶飲為宜,幫助腸胃消化。另外,正餐之間吃了月餅,就應(yīng)減少三餐中主食及油脂攝入,避免同時吃蛋糕、餅干、蛋撻之類的高油高糖點心甜食。
4.警惕帶有“無糖”“低卡”標簽的月餅
不含糖不等于沒有淀粉和油脂,低卡路里月餅也并非比粗糧等食物的能量還低。只要有淀粉就會升高血糖,而大量油脂則可能降低下一餐的血糖控制能力,因此,糖尿病人不要因“無糖月餅”而放心多吃。
5.增加運動和補充B族維生素
甜食會消耗體內(nèi)大量的B族維生素,所以要搭配足量蔬菜補充B族維生素。攝入高熱量的月餅后,要做到“吃動兩平衡”,不妨趁著秋高氣爽,增加適宜的健身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