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法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月28日,兩名女性在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向《蒙娜麗莎》潑灑灌裝湯料,以表達對法國農業政策的不滿。為防止破壞...
據法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月28日,兩名女性在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向《蒙娜麗莎》潑灑灌裝湯料,以表達對法國農業政策的不滿。
為防止破壞行為,《蒙娜麗莎》畫作目前被保護在鋼化玻璃罩內展出,該行為并未對畫作本身造成損壞。
由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蒙娜麗莎》,有著“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之稱。近年來卻屢屢成為抗議者為宣泄自身不滿情緒的“襲擊”目標。2022年5月29日,《蒙娜麗莎》就曾被一名喬裝成老年女性的男子用隨身攜帶的奶油涂抹,所幸畫作被放置在玻璃保護罩后,未受損壞。
世界名畫曾有過多次“意外”
這件名滿全球的藝術品,收獲贊譽的同時,也有過很多驚心動魄的“意外”。
其中最有名的,是1911年的藝術盜竊事件。
1911年8月20日,一名32歲的雜工文森佐·佩魯賈(Vincenzo Peruggia)來到盧浮宮,負責在一些畫作周圍安裝玻璃柜,包括《蒙娜麗莎》。由于他是在畫周圍安裝玻璃的人,知道如何快速輕松地將其移除。
當時,佩魯賈在閉館時潛入了盧浮宮的儲藏室中,趁著第二天閉館的時機將畫作藏在衣服里帶出了博物館,他曾在盧浮宮中做過油漆工,對館內設置流程十分熟悉,因此他十分輕松地就將畫作偷走了。兩年后,佩魯賈以為風頭過去了,打算將《蒙娜麗莎》賣給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被仍然在調查此事的警方逮捕,這幅畫才算是終于被找回了。
據媒體報道,二戰時期,法國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免受戰火沖擊,同時從1939年9月2日開始轉移盧浮宮眾多藝術品。《蒙娜麗莎》被放進了第一批運送轉移名單里離開盧浮宮,先是抵達香波堡躲避戰火,然后一路向北,與大量盧浮宮珍品一起被安置在法國西南部蒙托邦的安格爾博物館。后來又因為二戰中德國人提出的德法“藝術交流”計劃,《蒙娜麗莎》再次被轉移到洛特的蒙塔爾城堡。直到1945年盟軍勝利在即,《蒙娜麗莎》才結束逃亡生活,回到巴黎的盧浮宮。
1956年,曾有一名破壞者用硫酸潑向這幅杰作,使這幅畫的下部嚴重損壞;數月后,一名玻利維亞人將石頭砸向畫作,導致局部顏料脫落。
自上世紀50年代初以來,《蒙娜麗莎》一直被置于安全玻璃罩里,后來又發生了幾起破壞事件:
1974年,《蒙娜麗莎》受邀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當時一位女士因為不滿博物館的殘疾人政策,朝上面潑了紅顏料。
2009年8月2日,法國盧浮宮又一次上演驚險一幕:《蒙娜麗莎》遭俄羅斯女游客“杯襲”,險些毀容。
慶幸的是,因為有防彈玻璃的保護,畫作在這兩次事件中都沒有遭到破壞。
2019年10月10日,巴黎盧浮宮為《蒙娜麗莎》安裝了新的、更透明的防彈玻璃,在保護升級的同時,游客也能更清楚地觀賞這幅油畫。因此,《蒙娜麗莎》現在是世界上被保護得最好的藝術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