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廣西北海海域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4日22時29分在廣西北海市銀海區海域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位于北緯21.05度,東...
廣西北海海域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4日22時29分在廣西北海市銀海區海域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位于北緯21.05度,東經109.24度,距海岸線最近約39公里。
附近村鎮:本次地震周邊20公里內無村莊分布,100公里內無鄉鎮駐地分布。
周邊縣城:震中距銀海區46公里、距海城區49公里、距鐵山港區57公里、距合浦縣68公里、距廣東雷州市90公里,距北海市50公里,距??谑?63公里。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圍內平均海拔約-13米。
歷史地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里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8次,最大地震是2019年10月12日在廣西玉林市北流市發生的5.2級地震(距離本次震中182公里),歷史地震分布如圖。
2023年至今,全球多地突發地震,地球進入“震動模式”了嗎?
1月2日,中國地震臺網發布的統計顯示,2023年,全球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129次,呈現7級以上大震活動由弱轉強特點。2023年95%的全球7級以上地震發生在歐亞地震帶和澳大利亞板塊東北邊界。其中歐亞地震帶發生7級以上地震7次,澳大利亞板塊東北邊界發生7級以上地震11次。
從時間分布來看,2023年1月至6月,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14次,占全年總地震數的73.7%。
現有數據難以斷定全球地震進入“活躍期”
全球地震頻發,是否意味著地球進入了“震動模式”?
此前,廣東省地震臺副臺長王力偉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介紹,從數據上看,1900年以來,全球每年平均發生6級以上地震133次,7級以上地震20次,8級以上地震1次。
近幾年的地震活動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發生了89次6級以上地震,10次7級以上地震,沒有8級以上地震;2021年全球發生了115次6級以上地震,19次7級以上地震,1次8級以上地震;2022年全球發生了112次6級以上地震,7次7級以上地震,沒有8級以上地震;2023年全球發生了129次6級以上地震,19次7級以上地震,沒有8級以上地震。
由此可見,近年來全球的地震發生頻率和強度弱于1900年以來的年平均水平,全球地震活動并未進入“活躍期”。
上一篇:日本記者吐槽民眾給災區寄千紙鶴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