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質疑買年貨,理解買年貨,加入買年貨,主導買年貨!進入2024年,首批95后已經踏進29歲的門檻,其中不少人正式成為年貨消費主力軍。某電商年...
質疑買年貨,理解買年貨,加入買年貨,主導買年貨!進入2024年,首批95后已經踏進29歲的門檻,其中不少人正式成為年貨消費主力軍。
某電商年貨消費洞察報告指出,連00后在新電商平臺占比都直線飆升。和老一輩采購年貨的親力親為和務實不同,95后正在用恰到好處的“懶”“精致”和“潮趣”心態解鎖年貨新潮流。
95后年貨消費呈“兩頭高”
1元9包牛油果泡芙深受年輕人喜愛
95后堅持“該省省、該花花”,年貨消費呈現出了“兩頭高”。
在一些平臺的年貨節上,有一批極具性價比的年貨,比如“1元9包牛油果泡芙”,3塊錢能買到9個重慶奉節臍橙,6塊錢10個土家小雞蛋,這些深受年輕人喜愛,特別是牛油果泡芙,每天銷量超過20萬單。
而作為高單價的酒類,名酒、洋酒、地域酒也是各平臺的搶手年貨。而這些“高端貨”的背后,其實是95后不將就的生活態度,逐漸掌握年貨采辦權的年輕人群,更趨向于多元化、品質化和差異化。
95后喜歡在直播間購買年貨
每3個消費者就有1個下單水果
95后對于“儀式感”的追求,還體現在怎么買年貨這件事情上。
年輕人注重體驗感,盡管沒空逛街逛超市,但卻愛看平臺直播。數據顯示,每3個消費者就有1個在掃空超市直播下單水果,每5瓶白酒就有1瓶是從直播間被買走的。從老一輩辦年貨大包小包擠爆菜市場,到如今95后成為年貨主力軍,新一代年輕人正在用社交新屬性解鎖年貨的新風尚,詮釋新消費時代下的春節新面貌。
95后成年夜飯“掌勺”
下單年貨用戶中95后超50%
當95后成為年夜飯的“掌勺”,他們買的年貨會有哪些新變化?
數據顯示,一些線上平臺目前購買年貨的下單用戶中,95后占比已超過一半。95后正在成為家庭年貨的決策人,從“逃避過年”逐步轉向“愿意參與”甚至“主導年夜餐桌”。
原來的年夜飯強調家鄉味,當95后掌勺年夜飯后,餐桌出現了更多新物種。把酒換成奶茶、火鍋換成螺螄粉、餃子換成辣條餡……
新年貨崛起
“半只羊”近一月銷量同比漲130%
“新年貨”崛起,以前過年大人們會殺年豬,現在就變成了跟網絡鄰居分全牛、半羊、大蝦海鮮。
“不是年豬殺不起,而是全牛、半羊、活蝦、鮮魚更有性價比。”調查顯示,自去年12月以來,線上魚、蝦、肉類的漲幅非常明顯,特別是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大貨”“硬菜”,像一款半只羊的產品近一個月的銷量對比去年同期漲了130%。
此外,調研結果還呈現了不同城市居民對于年貨的獨特偏好。一二線城市的95后受訪者更傾向于購買酒水飲料和堅果,而三四線城市的95后則更熱衷于購買肉類零食和餅干等傳統年貨。
主打“省心”
預制菜消費成NO.1
在年輕人必買的年貨清單中,酒水飲料、茶葉、糕點、堅果、肉類零食、糖果和預制菜榜上有名。
和老一輩年夜飯喜歡親力親為不同,95后作為新一代“年夜飯練習生”,并沒有積累多高的廚藝,所以,主打“省心”的預制菜逐漸占據年輕家庭的年味餐桌,成為年貨消費的NO.1。切片即食的三文魚、拆包上鍋蒸的魚形年糕、煎煎就能上桌的牛排……既有親自下廚忙年的氛圍感,又不會過于復雜,正應了那句“不是年夜飯做不起,而是這樣吃更有性價比!”
上一篇:發熱了不能吃雞蛋?專家解答來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