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體育論壇起家的虎撲向來是中文互聯網上最熱衷搞排名的地方。從給籃球明星搞排名,到發帖問自己身邊的女性什么水平能打幾分,再到評選虎撲...
從體育論壇起家的虎撲向來是中文互聯網上最熱衷搞排名的地方。從給籃球明星搞排名,到發帖問自己身邊的女性“什么水平”“能打幾分”,再到評選“虎撲女神”,最后以至于“評分”板塊成了社區的主打賣點,虎撲用戶充分證明了“打分”才是直男獨有的生活方式。
“虎撲,男人感興趣的話題都在這里”,這句Slogan絲毫不掩飾自己是“全網最直男社區”的事實。根據易觀千帆2021年查詢到的數據,虎撲用戶中男性占比高達89.8%,而女性占比只有10.2%。
在近期的“高校打分”破圈后,“虎撲男孩”的打分欲史詩級加強,打分的對象簡直涵蓋了宇宙萬物。
直男是萬物的尺度
從現實社會到網絡世界,從古代帝王到娛樂明星,從各大高校、各大專業到游戲里的一句臺詞、一個NPC、一件道具,多無聊的話題都有人參與。而高度統一的直男價值觀,就是衡量萬物的標尺。
這種“打分”,既是虛擬世界里的整活玩梗,也是對現實世界的“指點江山”“針砭時弊”。畢竟,能比打嘴炮更輕松又有爽感的事也不多見。
由于積累了當代大學生太多的“怨念”,曾經大火的高校評分入口被關閉,但大學專業評分的熱度依然居高不下。成千上萬名大學生取代了張雪峰,給出了一份虎撲版的“專業紅黑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這個專業有超過2萬人打分,是打分人數最多的專業,也是千人以上打分專業中得分最高的。因為抱住了國家電網這個鐵飯碗,該專業“就業形勢穩如老狗”,被認為“二本電氣也比985新聞好”。
天文學、數學這種寄托了理工男理想情懷的專業,得分也相對較高。處于鄙視鏈下游的,除了生化環材這些“老天坑”,還有曾經輝煌如今落寞的土木工程。
當然,被張雪峰形容為“服務業”的廣大文科專業更好不到哪去。比如新聞學“考研卷,就業差,自己看著辦吧”,廣播電視“學幾年理論還不如專科技校學幾年實操”,管理學類“建議縮編90%”,漢語言文學“軍訓完就可以備考公務員”,可謂刀刀見血,攻擊性拉滿。
相比其他平臺如豆瓣電影評分或TapTap游戲評分的相對嚴謹,虎撲老哥的打分就隨性多了。他們不太care邏輯和論證,評論內容除了整活找樂子,就是情緒輸出。
他們對萬物的差評一般各具特色,但給出的好評卻可以總結出規律,那就是凡是觸動親情或者同情,體現正能量的,一律高分。
在“世界各大頂級美女”的評選里,超過13萬網友把最高票投給了“母親”。在職業評分里,農民、環衛工人等體力勞動者的分數最高,因為他們“拿著最低的工資,干最苦最累的活”,“我是農民的兒子,以前是,現在也是,未來還是。”保潔員也得到9.8分:“好多都是五六十歲的阿姨,又是誰的母親。”
直男視角中,“正能量”意味著純粹的浪漫,不與金錢為伍。超過115萬人給以“加油,奧利給!”出名的“朝陽冬泳怪鴿”打出了滿分10分,因為他“正能量”,“不圈錢”,是“一個真正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這世上有資格給他潑冷水的只有冬泳的池子”。
但在另一些時候,功利也能獲得欣賞。純粹以經濟理性和就業前景出發,幫助學生選學校選專業的“張雪峰老師”得分9.6,他被形容為“老百姓的指路明燈”。
人們討厭那些一不小心吃到時代紅利的人。美妝博主、網絡主播得分接近底線。以賣傻走紅的“阿Giao”雖然轉型“人生導師”,但依然被大多數人反感,只獲得了2.4分:“純純的小丑,當然跟他比起來我連小丑都不如”。
HR是這些即將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的共同敵人,他們被簡單粗暴地概括為“狗腿子”。
當代男大學生的共同人生
直男們在線“銳評萬物”,不僅是吐槽、宣泄,也是抱團取暖。當評分對象涉及“青春”、“校園”、“職場”等主題,點評萬物就變成了感慨自己。在這些話題下,高度濃縮著一代年輕男性的共同人生。
在對“不同人生階段”的打分中,對高中階段的點評是最多的。當懷念起自己的高中時代,直男們收起暴躁,化身多愁善感的文藝青年,在評論區留下一篇篇追憶青春的“小作文”。
“高中,總是和青春畫上等號。是廣播里響起的歌,是傍晚教室窗外的晚霞,是擠出時間的球場,是和她講題時青澀的愛戀。”
“也許我懷念的只是那段回不去的時光、一群為了明確目標而奮斗的朋友以及那個永遠朝氣蓬勃、充滿希望、懷揣夢想的少年。”
從幼兒園直到研究生,這么多學習階段,對大學階段的評分居然是最低的。這源自大學生們對理想大學生活的想象與落差。
他們發現“最好的大學在高中的期待里”,醒悟了“生活就是一山放過一山攔”。曾經向往的“自由”不過是應付課業壓力和無意義的雞毛蒜皮,以及為了升學或就業不斷內卷。他們意識到“努力有時候是沒有結果的,即便自己努力許久到達的可能只是其他人的起點。”
當步入職場,現實的引力更加沉重,曾經的校園生活也許充滿遺憾,卻可以被記憶美化成值得紀念的時光。
在對“人生遺憾題材詩詞絕句”的打分中,4.3萬人給這句話打出了9.9的高分:“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有人在評論區寫道:“人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
在“關于人生各階段成語”的打分中,排名前三的是:碌碌無為、渾渾噩噩、半死不活,充滿對人生不得志的感慨。“可能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吧”,“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本該燦爛過一生,怎奈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里浮沉。”
矛盾的直男
虎撲上的打分雖然包羅萬物,但看多了也不難發現,其實評分只有高分和低分兩種,要么接近滿分,要么一踩到底。2.0不是打分的底線,而是系統設置的底線。
極端又矛盾的評價表現在對異性的態度上。一些虎撲老哥擅長用“中專太妹”“洗腳城優質資源”這樣的詞匯攻擊女網紅,有時也會曬出女友“求打分”。簡單粗暴的蕩婦羞辱,配合滿級的陰陽怪氣技巧,讓部分評論區看起來就像專門集納偏見的獨立王國。
虎撲男孩是簡單的,又是復雜的。他們時而充滿攻擊性,時而多愁善感、充滿溫情。他們可以因為女朋友的一句“你是不是不愛我了”而血壓飆升,也會因為父母的一句“我為你感到驕傲”產生想哭的沖動。他們把厭女掛在嘴邊的同時,又盡可能在一切場合表達對母愛的眷戀。
以單一的數據衡量一切,幾乎必然帶來對復雜事物的簡單化理解。當凡事都要分高下、非黑即白,極端情緒和刻板印象幾乎必然占據“主流”,形成屬于直男群體的“偏見閉環”。
在信息繭房里報團取暖,收獲某種來自亞文化的安全感,這樣的網絡社群又何止虎撲一處。
通過在線點評萬物,虎撲男孩們攪動了文化荒漠里的一潭死水,實現了對真實生活的精神勝利。
上一篇:4歲小孩存錢罐存8萬驚呆消防員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