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月3日,五月天疑似假唱的討論引發網友關注。一網名為麥田農夫的網友對11月16日五月天上海演唱會的現場音源進行鑒定,發現12首歌曲中近一...
12月3日,五月天疑似假唱的討論引發網友關注。
一網名為“麥田農夫”的網友對11月16日五月天上海演唱會的現場音源進行鑒定,發現12首歌曲中近一半為假唱歌曲。
之后,五月天經紀公司相信音樂工作人員多次在記者說明核實的來意之后,掛斷了記者的電話。上海市文化旅游市場質量檢測和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回應稱將對網友反映的問題進行核實,“由于演唱會已經結束,需要一定時間開展調查。”
12月3日晚11點,五月天所屬唱片公司@相信音樂 發微博稱,五月天當地時間12月7日的巴黎站演出將全程視頻直播,似是以一種含蓄的方式,回應假唱的質疑。
這個全程直播的決定,在粉絲看來是一種“倔強的回答”,但是在普通觀眾、網友看來,像是回應了,又沒有完全回應,因為即便直播的巴黎站演出全程真唱,也無法證明上海站的這場演唱會沒有假唱。所以,這個回答雖然“倔強”,但也挺模糊的。
自從“假唱”風波曝出以來,部分粉絲和大眾網友的看法就南轅北轍,相去甚遠。大部分普通觀眾都認為,對于如此知名,人氣如此之高的樂隊而言,個人演唱會假唱是對觀眾熱情的一種辜負,到底有沒有假唱,五月天應該站出來說清楚!但粉絲這邊的看法就因為摻雜了狂熱的喜愛、往昔的情懷,需求點的差異而顯得更加復雜。
一部分粉絲堅信五月天沒有假唱,認為五月天本身就是實力創作樂隊,主唱也不以唱功見長,這些年有過不少“車禍現場”,去看五月天演唱會的人就沒有指望過聽到完美的唱功,所以根本沒有“假唱”的必要;
還有一些粉絲認為,就算五月天真的假唱了也是情有可原,五月天樂隊平均年齡已經45歲了,今年在全國多地巡演多場,光是在上海就連開11場,每一場氣氛都嗨到爆炸,歌手會覺得力不從心也很正常,為了保證好的演出效果,部分歌曲對對口型,節約體力,只要歌迷不計較,只要現場讓人激動到熱淚盈眶,又有什么不可以?
但這事還真不是粉絲不在乎,不計較,就皆大歡喜,理所應當的。
首先,法律規定是很清楚的,《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演員不得以假唱欺騙觀眾,演出舉辦單位不得組織演員假唱。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為假唱提供條件。演出舉辦單位應當派專人對演出進行監督,防止假唱行為的發生。那如果假唱了怎么辦呢?演出舉辦單位、文藝表演團體、演員都要由文化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并處以罰款,2年內再次被公布的,還會被吊銷營業性演出許可證或營業執照。同時,觀眾有權在退場后依照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規定要求演出舉辦單位賠償損失。可見,如果五月天真的假唱了,最起碼應該給觀眾道歉,接受主管部門處罰,以及對該場觀眾予以賠償。
再者,消費者的權益不容侵犯,文娛領域的消費,常常因為消費的主體多是粉絲,常常呈現出一種“買家誓死護著賣家”的怪象,明明有時候有些消費現象并不合理,存在價格畸高,信息不透明等各種問題,但粉絲不但樂于掏錢,還不容許其他人發出質疑之聲,這顯然是不正常的。無論是不是粉絲,花錢看演唱會,就是消費者,消費者要求知道藝人是否假唱,也是非常正當的維權行為,應該有說明,有回應,有處理。
事情發展到現在,相信音樂方面光做出這種似是而非的回應是不足夠的,有沒有假唱其實就是一句話的事,沒必要藏著掖著。如果沒有假唱就拿出依據,假唱了就依法認罰認賠,敢作敢當才是真的“倔強”,才對得起觀眾的情懷和票錢。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