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了解風險,了解應對,落腳于2型糖尿病的預防與延緩。有證據提示煙草使用及二手煙可以導致糖尿病,...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了解風險,了解應對”,落腳于2型糖尿病的預防與延緩。有證據提示煙草使用及二手煙可以導致糖尿病,吸煙者的吸煙量越大,吸煙年限越長,糖尿病的發病風險越高。
“作為四類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國糖尿病的防治形勢并不樂觀。”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代謝病防控室的負責人李劍虹研究員表示,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的《2021全球糖尿病地圖》顯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數達到5.37億,其中中國患者總人數最多,約為1.4億。2022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北京醫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糖尿病地圖》顯示,我國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自1979年以來呈總體上升趨勢,且仍處在一個快速增長階段,短期內不會出現平臺期或者下降。另一方面,糖尿病患病率的迅速上升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有學者估計,2020-2030年間,我國糖尿病總費用將從2502億美元增加到4604億美元,年增長率為6.32%,糖尿病總費用占GDP的比例也將從1.58%增加到1.69%,增速將超過中國經濟的增速。
與嚴重的糖尿病疾病負擔和經濟負擔相對應的,我國糖尿病的疾病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仍處于較低水平。2018年中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結果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知曉率僅為38.0%,治療率為34.1%,控制率僅為33.1%,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著較大差距。
李劍虹表示,想要改變這個狀況,需要整個醫療衛生體系的通力合作,切實建立醫防融合和醫防協同的有效工作機制并有效運行。
2019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制定了15個專項行動,其中第四專項就是實施控煙行動,目標是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達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2030年成人吸煙率下降到20%以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社會各個方面都在積極努力,《未成年人保護法》特別強調為未成人創造無煙安全健康的環境,在衛生城市創建過程中也特別的加大控煙力度。多個地方政府出臺控煙政策,大力開展無煙中國政府、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創建,從近年監測數據看,成人吸煙率和各種場所二手煙暴露率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是和全球煙草流行水平相比,中國人群吸煙率還處于高位,下降速度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煙草使用危害知識知曉率處于比較低水平。
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首席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內分泌學科帶頭人李光偉教授表示:“糖尿病極大地危害人類健康,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縮短了壽命。糖尿病人群面臨著心腦血管病和癌癥增加的雙重風險。主動和被動吸煙都顯著增加了發生糖尿病的風險。糖尿病人群心腦血管病和癌癥的雙重風險因為吸煙而加劇。戒煙不僅會減低發生糖尿病風險,而且有益于減少糖尿病人群心血管并發癥和癌癥的發生。”
上一篇:女子因證件辦不下來跳河?當地回應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