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0月31日,河南鄭州管城區建興路小學一女教師呂某留遺書后跳樓自殺的帖子引起網絡關注。女老師在遺書中稱,面對學生很想教書育人,但學校的...
10月31日,河南鄭州管城區建興路小學一女教師呂某留遺書后跳樓自殺的帖子引起網絡關注。女老師在遺書中稱,面對學生很想教書育人,但學校的工作、活動、領導的檢查,讓她像進了“牢籠”,“每天提著最后一口氣在工作”。家屬告訴奇聞事件記者,事發后,校方領導拒不認責,甚至拒絕家屬進入校園,查看監控。11月1日,記者了解到,管城區教體局已介入處理此事。
23歲女教師輕生,遺書稱“當老師太難”
10月31日上午,河南網友呂女士在網絡平臺發帖,稱自己的妹妹是“河南省實驗小學(建興路小學)三四班班主任,10月22日,還從家中去學校上班,10月27日凌晨就從樓上跳樓身亡”。根據其妹妹呂某所留遺書和聊天記錄看,她稱除教學工作外,還要應對上級檢查,擬寫材料、宣傳稿等,課外行政工作壓力大。
呂女士告訴奇聞事件記者,妹妹今年23歲,2022年畢業,今年8月份剛考上河南省實驗小學(建興路小學)教師編,成為一名代班主任,沒想到僅工作3個月,就從6樓一躍而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呂女士說,事發當日,也不知道妹妹經歷了什么,只是知道她離開學校后,先打車去了水庫,后又打車到了居民區,最終選擇了跳樓輕生。“妹妹生前一向樂觀開朗,10月22日從我這里離開回校時,整個人還好好的,不知道這5天時間,在學校到底發生了什么。”呂女士說,姐妹倆有很多夢想,準備一起買車,還相約當月發了工資一起去旅行,對未來有很多規劃,不相信她會僅僅因為一點事情就輕易結束生命。
妹妹跳樓自殺后,呂女士從警方那里拿回妹妹的手機,發現妹妹10月26日當晚自殺前于23:44寫了一份遺書,遺書中稱“我真的撐不住了”“我好難過,我覺得自己喘不過來氣”“像進入了牢籠”“每天都提著最后一口氣上班”。
根據呂女士妹妹所留遺書顯示,內容中還提到:從來沒想過作為一個小學老師會這么的難,面對學生真的很想做到教書育人,但學校的工作、學校的活動、領導的檢查,讓我們這些沒有培訓過就直接當班主任的畢業生像入了牢籠,牢籠一點點縮小,我們每天都提著最后一口氣上班。什么時候老師才能只做教書育人的工作?不幸福的老師怎么能教出積極樂觀的孩子呢?
“上課反倒成了放松”
“原本開朗樂觀的她,在這所學校工作的三個月,每天散發的都是負能量。”呂女士說。
“妹妹一直就想當老師,大學報志愿時也選擇了師范專業。畢業后,學習了一年,在今年8月份考上教師編,正式成為一名語文老師,本以為夢想剛剛開始,就出了這種事。”呂女士介紹,妹妹自從入職,她就成了代班主任。平時跟她聊天時,從之前開朗的狀態變成了抱怨:除了教學任務外,學校給他們老師安排了太多教學以外的任務,寫宣傳稿,準備各種材料,還要應付上級檢查,備課、上課對于她來說,反倒是一種放松。
“自從工作以來,她周六周日很少休息,凌晨才能睡覺更是成為日常狀態。除了備課外,要加班、開會、寫材料、搞各種各樣活動。”呂女士介紹,她印象比較深的一件事情,就是有次晚上被學校叫回去數石榴。“因為學校第二天要搞石榴節,所以要求老師回校數清楚有多少個石榴。”
根據呂女士給提供的聊天記錄中顯示,妹妹在9月27日晚上8點稱“還在開會”“今天被領導批了”“當著我們班學生面批我”;10月6日15點30分提到“在學校,苦命打工人摸魚時間”,配圖是一張吃飯的照片。“不休息,7天”等;10月11日,她給姐姐發信息說“凌晨一點才回宿舍”“昨天晚上,一夜都沒有休息”;10月17日晚上,她在聊天中跟姐姐吐槽“不敢回學校,回學校就被逮著去工作”“真的讓人崩潰每天”。
“老師的任務不是教書育人嗎?每天備課、上課,已經很累了,為什么要安排一個任課老師做一些無關教學的活動,而且這些無關教學的活動占用了她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呂女士質疑。
學校拒絕家屬查看監控,教體局已介入
“返校時還好好的,為什么在學校上了一周的班,就留下遺書自殺了?”呂女士說,事后,有知情人向她透露,妹妹自殺前一天還遭到了校長的批評。此外,想要了解妹妹輕生前的一周都經歷了什么,有什么疑點,建議查看學校監控,學校監控覆蓋較全。“我們想查看監控,學校卻一直不給我們看,我們就想知道妹妹在學校這一周到底發生了什么?”呂女士說,目前自己和父母多次聯系學校,學校都沒有明確拿出一個家屬能接受的說法,只是說和學校無關,還把妹妹的微信從學校的多個工作群中踢出來了。
根據呂女士所說,11月1日,奇聞事件記者多次撥打了建興路小學副校長和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教體局電話,均無人接聽。另據新京報報道,管城區教體局工作人員稱,相關部門已介入處理此事。
據了解,呂女士妹妹所就職的學校是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建興路小學暨河南省實驗小學(托管校),于2021年9月正式揭牌。據媒體報道,該校占地面積24642㎡,共規劃42個班級,啟用以后,河南省實驗小學與建興路小學在干部派駐、師資交流、管理考核、教育改革等方面資源共享。當地媒體曾報道,當地力爭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把這所新學校打造成一所品牌學校,辦成鄭州市乃至河南省一流的學校。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