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國家統計局對外發布公告,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2023年人口變動情況的抽樣調查。開展人口抽樣調查的主要考慮是什么?如何看待當前...
近日,國家統計局對外發布公告,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2023年人口變動情況的抽樣調查。開展人口抽樣調查的主要考慮是什么?如何看待當前我國人口形勢?10月18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對此進行回應和解讀。
他表示,人口狀況一直備受關注。據了解,開展2023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是一個常規的例行制度安排。根據統計調查制度,人口調查安排計劃是每十年也就是尾數逢0的年份,開展一次人口普查。2020年我們開展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逢5的年份開展一次1%的人口抽樣調查,通常叫“小普查”,到2025年將開展1%的人口抽樣調查。除此之外的其他年份,每年開展1‰的人口抽樣調查。
盛來運表示,普查和規模比較大的抽樣調查不能每年都開展,那樣支出成本比較大。每年進行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通過抽樣調查的方式收集和反映當期人口總量、結構變化,包括出生率、死亡率,還有人口基本特征,主要是為科學準確地反映人口的變化情況,為中央以及相關部門制定人口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據介紹,2023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是抽取50萬戶,約140萬人。11月1日開始入戶調查,這是標準時點,大概時間要持續兩周,到11月15日入戶調查結束。
對于我國當前的人口形勢,他說,通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前兩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來看,中國的人口結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確實也出現了很多深刻變化,比如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加快,總的人口數量也在發生變化。
盛來運表示,去年人口總量第一次負增長,但是要強調指出的是,我們總人口量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勞動年齡人口近9億人。另外,現在人口的素質確實在提高。根據最新數據,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經達到10.93年,近11年。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有2.4億人。所以雖然人口數量有所下降,但是人口質量改善速度更快,這就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資源保障。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