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9月25日中新網報道,近日,大學生蹭酒席隨禮100元被指太少的話題引發熱議。部分網友對此表示質疑——我這里給不熟的人隨禮都要1000元以上...
據9月25日中新網報道,近日,“大學生蹭酒席隨禮100元被指太少”的話題引發熱議。部分網友對此表示質疑——“我這里給不熟的人隨禮都要1000元以上了”“座位可能就500元,隨禮100元不夠”……中秋國慶長假即將到來,婚禮請柬也如期而至。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國慶8天假期7個朋友結婚,工資直接打到他們卡上吧。
選擇國慶假期舉辦婚禮的人不少,這讓一些人不堪“人情消費”的重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結婚“份子錢”水漲船高。在不少地方,前些年參加婚宴的份子錢還是一兩百元,現在沒有500元根本拿不出手。有網友調侃“十一一到,一月白干”“一月工資不夠國慶參加婚禮的份子錢”……這樣并非夸張,份子錢確實成了不少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甜蜜的負擔”。
相比年輕人,父輩們更重視人情往來,一些地區依然存在嚴重的相互攀比風氣,盛行各種宴請活動,甚至有人家慶祝牲畜生崽也辦酒席,收紅包。這種人情往來有時堪稱“災難”,讓人苦不堪言,有的地方的民眾甚至為此舉債。
過去,大家都不富裕,而婚喪嫁娶要花不少錢,于是大家集資“湊份子”,來幫助主人一方,這種“份子錢”類似于民間自發的“眾籌”。時移世易,“份子錢”在一些地方已然變味,成了壓在民眾身上的沉重人情包袱。
如今,年輕人有望成為這種不良風俗的“終結者”。國慶期間,有年輕人吐槽“一月工資不夠國慶參加婚禮的份子錢”,引起廣泛共鳴。可見,不少年輕人苦這種現象久矣。一些年輕人已經作出了表率,比如只隨禮100元、同事同學之間集體包一個紅包、舉辦只有家人參加的婚禮,等等。此前,“年輕人整頓份子錢”的話題就引發輿論熱議,一些“90后”“00后”稱“學會拒絕很重要”,拒絕跟隨婚慶奢靡之風。
要讓“份子錢”回歸情意與祝福的本義,淡化“錢”突出“情”,而非讓其成為加重人情負擔、滋生鋪張浪費的載體。比如,要鼓勵、引導年輕人做移風易俗的“先行軍”,要嚴防“隨份子錢”衍生的變相賄賂,要引導民間風氣向上、向善。
上一篇:尋子媽媽吳學先與28歲兒子見面 緊緊抱住兒子失聲痛哭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