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高考報名如火如荼,不少名校呼聲甚高。卻有處處擁有許多詆毀之聲,把畢業生出國留學列為罪狀。為什么在網絡世界,謠言橫行霸道,抹黑明目張
高考報名如火如荼,不少名校呼聲甚高。卻有處處擁有許多“詆毀”之聲,把畢業生出國留學列為罪狀。為什么在網絡世界,謠言橫行霸道,抹黑明目張膽,鍵盤俠狂歡肆無忌憚,網絡環境烏煙瘴氣,互聯網被無知者無畏之輩占領了嗎?對此,媒體評價!!
近日,網上一則“細數清華大學五宗罪”的視頻被廣泛傳播。因“80%的學生畢業后選擇出國”,清華大學也被冠上了“留美預備學校”“帶頭討好西方”的罪名。據悉,清華校友中已有超半數回國工作!
為此,清華大學辟謠:“2018屆-2022屆畢業生出國(境)深造人數占畢業生總人數比例最高也不過16.5%,而且連年下降,2022年只有7.1%。”
對此,媒體評價:評價一所高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成績,“留學率”并不是最關鍵的指標。學生留不留學與是否愛國無關,拿留學率評價高校辦學水平高下,恐怕只是為了流量“恰愛國飯”。大學生及其家庭在作出是否留學的選擇時,不應背負任何道德壓力。
歷史早已證明,“閉關鎖國”是一種狹隘的民粹主義思想,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封閉只會帶來更快的衰敗與落后。愛國應該是一種情懷、一種胸襟,理性的、包容的、正義的,而不是一種情緒、一種偏見,反智的、狹隘的、極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