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月12日,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下屬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豐網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網控股)與極兔速遞下屬子公司深圳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簽署
5月12日,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下屬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豐網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網控股”)與極兔速遞下屬子公司深圳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豐網控股擬以人民幣11.83億元轉讓全資子公司深圳市豐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網信息“)100%股權。據了解,深圳豐網速運有限公司是豐網信息下屬全資子公司。
順豐表示,未來順豐可以更聚焦國內中高端快遞、國際快遞、全球供應鏈服務、數字化供應鏈服務等核心業務的發展。
618的備戰已然開始,快遞企業們開始默默發力。
5月12日,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豐網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豐網控股”)與深圳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簡稱“深圳極兔”)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豐網控股擬以人民幣11.83億元轉讓深圳市豐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豐網信息”、“標的公司”)100%的股權。
豐網是順豐旗下的快遞品牌,2020年下半年開始起網,不到三年時間,順豐為什么出手了豐網?接盤者又為何是極兔?
據悉,跟順豐速運不同,豐網是以加盟的方式進入電商快遞市場。其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借此進一步提高順豐電商快遞產品的競爭力。顯然,其對標的是通達系。
面對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過去兩三年,順豐陸續在江浙滬、廣東、京津冀等地區陸續布局,但外界看來,豐網的動作頗為“低調”。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低調”并非全部是主觀意愿,事實上,起網建設轉運中心、干支線運輸資源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在價格戰、業務量不足等不利因素的疊加下,重啟一張快遞網絡的成本頗高。
背靠大樹,為何豐網不能借力順豐速運的大網?答案也很簡單,豐網快遞時效、服務品質等與順豐速運并不一致,另外,如果按順豐速運快時效走件實際浪費資源、提高了成本,再者,共同轉運中心等資源,一定程度上勢必拖累順豐速運的快遞網絡效率。
目前,豐網日均業務量與通達系以及極兔差距依舊很大。
極兔同樣是在2020年正式起網,借勢價格戰和拼多多起家,過去兩年間極兔獲得多次融資,以支撐因價格戰所需的持續投入。2021年,極兔還是另外以68億元的價格收購百世在國內的快遞業務。此后極兔的業務量逐漸縮小與通達系之間的距離。
今年2月,有消息稱極兔計劃于今年下半年在香港上市,可能至少籌集10億美元。而這條攪動快遞江湖的鯰魚,在吞并百世快遞后估值已經達到了1300億人民幣,背后站著包括博裕投資、高瓴資本、紅杉資本、騰訊控股等國內一線的機構投資人。而這次的收購,極兔無疑不斷提升和穩固自己在行業的地位。
進入2023年隨著疫情陰霾一掃而空,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連續幾個月回升,整個行業迎來春天。順豐為何放棄了豐網?
公告稱,順豐控股的發展戰略聚焦“網絡標準型產品、數字化行業供應鏈服務、全球端到端供應鏈服務”三大領域。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可以更聚焦國內中高端快遞、國際快遞、全球供應鏈服務、數字化供應鏈服務等核心業務的發展。同時,公司將持續打造電商類快遞產品,主打的“電商標快”產品穩健增長,可以滿足客戶在中高端經濟型快遞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顯然,順豐接下來將全力聚焦優勢賽道,更加注重服務質量。
今年4月,順豐打造的鄂州花湖機場首個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該機場是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貨運樞紐機場。不久前,順豐官宣,“同城半日達”已擴展至全國80余城。
無論是比拼服務質量外,還是擴張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順豐從多維度構筑行業護城河的舉措,都需要海量后續投入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還有消息稱,順豐考慮最早2023年在香港二次上市、至多籌資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