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端午節的節期是什么時候?端午節節期在五月初五,這個時間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農歷時間在五月五,但是新歷時間是6月份左右,所以端午過節的...
端午節
日本的四月二十八日,要舉行一個名為“駒牽”的儀式。它實際上也是為五月五日節日的到來進行的準備活動。這一儀式的核心內容是將五月五日、六日騎射、走馬要使用的中央政府馬寮的馬和各國所進獻的馬先展示給天皇。按照日本10世紀初的《儀式》所規定,準備在騎射、走馬中使用的馬必須參加“駒牽”,“漏此列者不預五月節”,沒參加駒牽者即失去在五月五日、六日騎射、走馬中參加比賽的資格。駒牽這一儀式的政治象征性很強。有資格向天皇貢馬的“國”(國為古代日本的行政單位,古代日本被分為五十余國),按《儀式》規定有山城、丹波、近江、美濃四國,在后來又先后擴大為包括上述四國及大和、河內、攝津、伊勢、播磨、紀伊等十國。從地理上講,這些國都是畿內和交通要道所在的地方。而在將馬展示給天皇時,還有由國的最高首長國司親自牽馬的規定,所以它同時也是國司們表達保衛和效忠天皇之心的效忠儀式。
也有地方從四月朔日開始。日本人著《清俗紀聞》卷一《年中行事》的端午條記載:“朔日至六日,于有江湖之處浮放數艘龍船,舉行競渡。”更多的地方,是把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作為端午的節期。《吳郡歲華紀麗》引《荊楚歲時記》逸文稱:“五月一日為端一,余日為端二、端三、端四、端五。”前引清人沈榜《宛署雜記》所稱“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又按照老北京人的回憶,他們買畫有鐘馗的神符貼在大門上也是在五月初一。端午的鐘馗手持寶劍,劍指之處,是一只飛來的蝙蝠。這幅畫取的是“只見福來”的諧音。除了貼鐘馗、倒葫蘆、老虎、五毒外,人們還要戴各種飾物,由此可以推想自初一至初五,這些日子都是有一些節日活動的。但到過了端午,這些東西就要扔掉它,俗稱“扔災”。
在另外一些更重視端午節的地區,端午的節期還被延長到五月十五日。這就是所謂的“大端午”。湖南《辰溪縣志》《沅陵縣志》均有當地以初五為小端午,十五為大端午的說法,不過這些地方的端午起源傳說和其他地方不同,他們把端午與漢伏波將軍馬援聯系到一起。這一點我們后面還要談到。
總之,我國歷史悠久,土地面積廣大,南北東西,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有很多差別。因此端午的節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代都有差異,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端午節俗的豐富性。
上一篇:4個省份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