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進入新一周的沖突。以色列大軍逼近230萬人居住的加沙,很多媒體以箭在弦上來描述緊張的時局。不過...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進入新一周的沖突。以色列大軍逼近230萬人居住的加沙,很多媒體以“箭在弦上”來描述緊張的時局。不過,這一箭,以色列想射出去,也不容易。加沙城內南遷避險的平民仍是少數,而以色列南部也并非全是空城,對一些不愿走的當地人來說,他們同樣別無去處。
以色列官方通知稱,目前從世界各地涌入該國的媒體記者已超過千人。同時,我收到以色列軍方的最新消息,媒體暫不獲準采訪早前受襲的南部村莊。
有網友問我為什么不去加沙報道?其實換作和平時期,媒體記者想進入加沙采訪,可以在耶路撒冷向以色列官方申請。雖然申請程序煩瑣,卻不是沒有可能。如今進出通道太過敏感,這樣的機會沒有留給記者。為此,我15日來到約旦河西岸,以期探訪巴勒斯坦的拉姆安拉,但因以軍封鎖暫未進入。
以色列方面13日要求加沙地帶的居民們在24小時內從北部轉移到南部。第二天,曾在加沙工作過的以色列人尼夫特地驅車趕到距離加沙2公里的小鎮薩阿德。他在后車座椅上放滿了水和食物,懷揣著一絲希望想幫助逃避戰火的平民,包括加沙人。尼夫說,他知道自己幫上忙的可能性不大。尼夫和我越說越多,和很多我之前打過交道的巴以平民一樣,他感慨巴以關系的癥結實在難解。另一位以色列中年女性過來插話,說以色列現在處于危險之中,很多居民都感到生活艱難,但無論之后發生什么,他們也沒有別的地方可去。
在距離加沙只有15公里的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杜德,這座現代化的港口城市一片死氣沉沉。在當地采訪的半日里,一些巡邏的警察、開車匆匆駛過的當地人停下來和我打招呼。聊到過去,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2005年時,在這座以色列第六大城市里,有不少加沙勞工來這里參與基建項目,這給雙方經濟帶來積極的影響。但隨著巴以關系轉差,這段“蜜月期”也結束了。
阿什杜德當地人一再對我強調,現在只是以色列和哈馬斯武裝在作戰,他們沒有將所有巴勒斯坦人視作仇敵。他們中一些人的手機上還留著加沙老朋友的電話號碼,只可惜現在打不通,無法了解情況。不過,當地居民說,13日晚有加沙的火箭彈來襲。他們相信,新的一周,一旦以軍加大地面攻勢,哈馬斯的火箭彈還會落到這里。
上一篇:巴勒斯坦男孩:我們在這里長不大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