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擁有五千年歷史的華夏文明流傳到今天,有許多古國在歷史的某一時期鼎盛一時,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但是卻又在歷史的進程中突然神秘消失。其中
夜郎作為前漢時期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個苗夷少數民族部落酋長國,因“夜郎自大”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而產生廣泛而深遠的歷史影響。夜郎在西漢時期即已滅國,雖然其后不少朝代里有以“夜郎”命名的地方行政區劃,但其歷史含義已完全不同。科學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一夜之間消失的三大古國
夜郎國的具體位置,史籍記載都很簡略,只說:“臨牂牁江”,其西是滇國牁江是漢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據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國都邑番禺(今廣州)的記載,考訂為貴州的北盤江和南盤江。多數人認為,夜郎國的地域,主要在今貴州的西部,可能還包括云南東北、四川南部及廣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區。
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稱:“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大約戰國時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個少數民族君長國。
漢武帝時,唐蒙奉命于公元前135年出使南越國,了解到夜郎位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通抵南越的都邑,便向朝廷建議開發西南夷,依靠巴蜀的富裕、夜郎的水路和精兵,有效控制南越的分裂變亂。漢武帝采納了他的建議,在夜郎地區設置郡縣,將夜郎劃入版圖。公元前111年,夜郎派兵協同征伐南越反叛,遣使入朝,漢王朝授予夜郎王金印。
夜郎滅國于西漢末期,漢成帝河平年時(公元前28—25年),夜郎與南方小國發生爭斗,不服從朝廷調解。漢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陳立深入夜郎腹地,果斷地斬殺了名叫興的夜郎末代國王,并機智地平定了其臣屬及附屬部落的叛亂。從此后,夜郎不再見于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