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曼徹斯特博物館近日發生神秘的靈異現象:展柜中一尊古埃及死神納布西努(Neb-Senu)的雕像在無人靠近的情況下自動旋轉。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曼徹斯特博物館近日發生神秘的“靈異”現象:展柜中一尊古埃及死神納布西努(Neb-Senu)的雕像在無人靠近的情況下自動旋轉。正令人不禁再次想起傳說已久的“法老詛咒”。
法老的詛咒是什么
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埃及”國王之谷“一座金字塔腳下的陡峭的地下通道里,站著兩個面色嚴肅的人。他們是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和卡納馮勛爵。為尋找這個墓穴,霍華德·卡特付出了幾十年的心血。卡納馮勛爵則在后來的8年里,為支持卡特揭開埃及王墓的秘密,投入了大量的金錢。
現在面對他們的是一座封閉了三千余年的古代埃及法老的墓門。
卡特小心翼翼地鑿開墓門的一角,卡納馮在他身后睜大眼睛往里瞧。隨著洞口的擴大,氣氛越來越緊張。卡特用顫抖的手舉起電筒向里看去,半天沒有說話。又過了一會兒,卡納馮憋不住了,終于用嘶啞的聲音問道:“你看見了什么沒有?”卡特轉過身子眼睛里閃著光芒,結結巴巴地說:“我看見了一個奇跡,一個了不起的奇跡!”
卡納馮勛爵接過卡特遞過來的手電,向里一看,便驚呆了——在他的眼前,隱隱約約地出現了堆著的包金戰車,飾有巨大鍍金獅子和怪獸的臥榻,一人高的國王雕像(圖坦卡蒙金棺),以及數不清的箱子和籠子。
這就是60多年前轟動全世界的考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年輕的法老圖坦卡蒙陵墓的發現。圖坦卡蒙統治埃及9年。公元前1323年,他18歲的時候,神秘地死去。他怎么也不會想到在被埋葬數千年后,他竟然成了一個舉世矚目的“新聞人物”!
圖坦卡蒙的墓位于埋葬法老的“國王之谷”的峭壁腳下。它由4個墓室組成。丟散在地上的珠寶說明曾經有盜墓者潛入墓室。但是沒有拿走什么東西。可能是盜墓的人受到了意外的驚嚇逃跑了。墓門后來又被重新密封起來。
圖坦卡蒙的墓室就像一個收藏極為豐富的博物館。墓內的珠寶、工藝品、家具、衣物、化妝品以及各種兵器多達五千余件。
在粉紅色前室里,有3張四周雕成怪獸形的金床。床旁是兩個真人般大小,相對而立的黑色衛士雕像,身穿金裙,手執錘矛。室中到處都是珍貴的寶物。鑲有寶石的王座、金光閃閃的古代戰車、潔白似玉的花瓶、雕刻精美的金床和金椅、各種樂器等等。在墓室內,人們還發現一只盛有泥灰的碗,顯然是當時封閉墓穴時使用過的。不知哪一名民工在油漆表面留下一個手指印,依然清晰可見。
棺室由兩個武士塑像守護。里面有4個金色的神龕,一具水晶石棺和3個套棺。內棺由純金制成,上面寫著年輕法老的名言--“我看見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躺在棺內的圖坦哈蒙帶著一副很大的金面具。這副面具和他本人的相貌幾乎一模一樣。X光檢查只發現面具上一塊傷疤和法老本人臉上的傷疤,厚度稍微有點不同。這位年輕的法老看上去既悲傷又靜穆。胸前陳放著由念珠和花形雕刻串成的領飾,手執枷鏈和鉤索,矢車菊、百合、荷花等色彩雖已剝落,但仍依稀可辨。
專家們認為這個領飾是法老的年輕王后,在蓋棺之前獻上的。墓內還有一幅壁畫,表現這位年輕而又神氣的法老,正被兩位天神接往天國。
圖坦卡蒙法老的木乃伊由薄薄的布裹纏著,渾身布滿了項圈、護身符、戒指、金銀手鐲以及各種寶石。其中還有兩把短劍,一把是金的,另一把是金柄鐵刃的。后一把極為罕見,因為埃及人那時候剛剛知道用鐵。
如此之多的珍貴文物集中在一個古墓內出土,這是史無前例的。整整用了10年的工夫,人們才將這批珍品整理完畢,轉入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
圖坦哈蒙墓的發現吸引了世界各國的新聞記者。前往開羅以南450英里的烏克蘇爾發掘現場的游人,更是絡繹不絕。直到今天,人們對這座古墓的興趣依然不減。
但是事情并沒有結束,因為參與發掘的二十多人在不太長的時間先后死去,死因不明。于是人們議論說這是“法老們的詛咒”。
據說這座墓中發現幾處法老的詛咒銘文,有一處寫道:“誰擾亂了這位法老的安寧,"死神之翼"將在他頭上降臨。”
因為法老的詛咒而離奇死亡的人們:
一八二三年,意大利考古學家貝爾薩尼。他是一個與木乃伊為伍的古埃及考古專家,當他在這年春天,率領一支隊伍前往非洲的途中,也患了象卡那馮伯爵那樣的怪病,長期高燒不退,整日胡言亂語,經常喊著“死神的手已經撫摸在我的身上了”。就在這樣令人摸不清頭腦的囈語中,他死在了這年的十二月三日,享年四十五歲。
一八三二年,法國考古學家商博良。他從小就迷戀古埃及文化,并且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成功地破譯了古埃及文字——詭異的是,在他破譯古埃及文字的同時,他曾經連續五天昏迷不醒,口中念叨著幾位法老的名字。一八二七年,法國政府派他前往埃及探險,從事金字塔的研究。當考察結束,他于一八三二年返回法國之后不久,突然去世,當時四十二歲。
一八六二年夏天,德國科學家比哈斯——時任埃及學會的副會長。由于工作關系,他領著一位來埃及訪問的公爵夫人,參觀了盧克索和“國王谷”的金塔,就在訪問結束,返回開羅的路上,他就突發高燒,昏迷不醒,醫生怎么都查不出他到底患了什么病。兩星期后,他死了,年僅三十七歲。
同樣是德國的杜米切恩教授,他也是一個沉迷于古埃及的專家學者,而且也同樣熱衷于第一手的資料。因此,他經常出入于古埃及的遺跡當中,主要當然是有文字留存的金字塔和神廟內部。一段時間以后,他瘋了,不停地描述著一些古代城市的情形。不久,他在狂亂中死去。
一九四一年,英國考古學家菲林德爾.皮喬。他在完成一系列考古工作后,由開羅取道耶路撒冷回國,誰知就死在了那座圣城。
一九四二年,美國教授喬治.雷斯勒。他是第一個在金字塔里向人們進行無線電廣播的人,也是埃及法老胡夫之母哈太普.福爾絲墓穴的發現者。就在這年春天,他突然在工作中倒在金字塔內。從此就再沒有清醒過來,最后死在塔外擺放工具的帳篷里。
在卡那馮伯爵死后不久,他的老朋友、美國鐵路業巨頭喬治.杰戈德,由于對老友之死滿懷疑竇,也前往埃及。卡特領著這位百萬富翁走進了圖坦卡蒙的陵墓,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參觀第二天的清晨,杰戈德便無緣無故地發起了高燒,并且就在當天夜里猝死。
一九二六年三月,法國埃及學家喬治.貝內迪特。他和上一位喬治一樣,在參觀了圖坦卡蒙王陵之后摔了一跤,這一跤就這樣要了他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