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4月1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就沙塵主題召開線上通氣會,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桂海林在會上表示,沙塵并不是需要根治的天氣,在帶來一些不利影
4月1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就“沙塵”主題召開線上通氣會,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桂海林在會上表示,沙塵并不是需要根治的天氣,在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之外,也對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有一些有利之處。
桂海林表示,對于一些本來就降水稀少的氣候區(qū),我們現在防沙治沙采取的是科學態(tài)度,也就是對這些地區(qū)宜沙則沙,主要是防止它沙地的擴大化。“在不利于植被生長的地方,配上這種大風氣旋的天氣系統(tǒng),沙塵是必然的一個天氣現象,所以說它并不是一個需要根治的天氣。”
桂海林表示,沙塵天氣在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之外,對于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還是有一些有利之處。
會上有媒體問,近些年,我國大力植樹造林,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持續(xù)縮減,沙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改善,為什么還會出現嚴重的沙塵天氣?防護林可以阻擋沙塵暴嗎?
對此,桂海林表示,近年來,我國在生態(tài)治理方面取得許多成果,比如“三北”防護林建設、京津冀防沙治沙工程等。“但是沙塵暴實際上是一個國際化的現象,治理必須國際合作。不僅只在我國有沙源地,包括中亞地區(qū)的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還有蒙古國南部的戈壁沙漠,大范圍分布的沙源地也需要有效治理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