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俄羅斯《生意人報》4月7日文章,原題:北京成為外交官和政治家的圣地 副題:中國地緣政治影響力迅速提升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和伊朗外交部長
俄羅斯《生意人報》4月7日文章,原題:北京成為外交官和政治家的圣地 副題:中國地緣政治影響力迅速提升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和伊朗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希揚在此前就恢復兩國外交關系達成協議后,于本月6日在北京會晤,這是伊沙兩國最高級別外交官員7年多來的首次正式會晤。兩國不僅選擇了一個中立的會談平臺,而且感謝中方在兩國和解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已成為世界外交的主要中心之一。除了沙特和伊朗代表團,中國近期還接待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本月6日,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和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在北京舉行會晤。就在不到一個月前,兩國代表團在北京的會談中同意恢復沙伊中斷的外交關系。此后,兩國外交官員多次通話。目前,沙伊兩國領導人的互訪日期尚不清楚,但兩國外交官員此次在北京的會晤表明,沙伊領導人的互訪即將進行。此次外長級會談結束后,伊沙兩國在北京簽署《聯合聲明》,重申了兩國代表團一個月前達成的所有協議,包括恢復在各個領域合作的協議。兩國外交官員在北京會談后,還相互邀請對方對自己國家進行訪問,并感謝中方安排此次會晤。
很顯然,在沙伊兩國決定就恢復關系進行談判后他們首先需要一個中立的會談平臺。而北京是最為理想的平臺。沙特《中東報》報道說:“之所以選擇北京作為兩國外長會晤的地點,是因為北京在推動兩國達成協議和促進兩國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很少有人對沙伊兩國外交官員來到北京會談感到驚訝了,因為就在不到一個月前,中方參與沙特和伊朗就恢復關系的會談,一度引起全球轟動。這恰逢北京提出烏克蘭和平計劃之際,中國成為世界地緣政治舞臺上的主要角色之一。中國的這一重要角色在西方也沒有被忽視。
如今,中國也已成為歐洲政治家的圣地。本月5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飛往北京。在此之前,德國總理朔爾茨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已經先后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