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月31日上午,單藥3CL靶向新冠病毒感染治療藥物來瑞特韋片研發研討會在廣州實驗室召開。此前3月23日,國家藥監局官網披露,按照藥品特別審
3月31日上午,單藥3CL靶向新冠病毒感染治療藥物來瑞特韋片研發研討會在廣州實驗室召開。
此前3月23日,國家藥監局官網披露,按照藥品特別審批程序,附條件批準廣東眾生睿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1類創新藥來瑞特韋片(商品名稱:樂睿靈)上市。來瑞特韋片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療藥物。
截至目前,國內共有6款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獲批上市,分別是輝瑞Paxlovid(3CL)、先聲藥業先諾欣(3CL)、默沙東莫諾拉韋(RdRp)、君實生物民得維(RdRp)、真實生物阿茲夫定(RdRp)以及最新獲批的眾生藥業樂睿靈(3CL)。
下一波疫情高峰轉為局部出現
新冠疫情基本結束,國內6款新冠口服藥需求有多大?會上,鐘南山院士表示,“基本結束”這一說法是相對于去年的新冠感染高峰而言,目前大家都在預測下一波高峰,不同學者對此預測不同,有人說5月左右,因為疫苗保護時間為半年,也有人說9月份以后。
根據新加坡和美國的疫情監測情況,鐘南山院士認為,新冠高峰未來會局部出現,但不會是全國性的,新藥和疫苗研發不中斷,可以做到有備無患。為了更好應對可能到來的新一波疫情高峰,國家正在研發針對新變異毒株的新冠疫苗,預計幾個月后會上市。另有研究發現,處于“疫苗+突破性感染”混合免疫狀態的人群,會有6~8個月的保護期。
鐘南山:戴口罩要求可以調整了
近期,全國多地不再強制要求旅客搭乘地鐵時佩戴口罩。也有研究認為,冬春流感流行季呈“滯后性”和“高水平流行”兩大特征,背后均與“戴口罩”等非藥物干預措施密切相關。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口罩還要不要戴?
對此鐘南山院士認為,過去三年,戴口罩是一個很好的預防病原體的有效手段,但疫情發展到現階段,佩戴口罩已經可以成為非強制性的措施。“人群長時間低暴露于流感等病原體,鼻腔缺少刺激,對人體自然免疫力的形成不利,進入4月以后,條件允許情況下,建議可以不戴口罩。”
多地地鐵部門:不強制,但建議佩戴口罩
目前,上海、廣州、成都、南京、鄭州等城市地鐵均已不再對乘客佩戴口罩做出強制性要求,即便不佩戴口罩也可正常乘坐地鐵出行。
據第一財經3月28日報道,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疫情發展到現階段,佩戴口罩已經可以成為非強制性的措施。
此外,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綜合司在3月13日也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高等學校、 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技術方案(第七版)的通知》,明確高校、中小學、托幼機構開學后不強制要求師生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