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概在12月初到中旬,村里90%的人都感染了,都有癥狀,大多都是嘔吐、高燒渾身酸痛的狀態。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大悲鄉的村民李先生告訴健康
“大概在12月初到中旬,村里90%的人都感染了,都有癥狀,大多都是嘔吐、高燒渾身酸痛的狀態。”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大悲鄉的村民李先生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好在目前大多數都已經康復了。
不過,對于處在贛閔浙三省交界處的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村民來說,這波疫情才剛剛開始。鉛山縣新灘鄉的村民劉女士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上周開始村里也陸續出現了感染者。“先是隔壁鄰居一家人先后感染,這周自己家人也陸續感染了,發燒起來很難受。”
據12月23日“江西發布”的微信公眾號消息,江西通過開展新冠疫情推演,預測第一波疫情將于2023年1月上旬達到感染高峰,2023年3月上旬轉入低水平流行,疫情持續3個月左右時間,屆時累計感染率接近80%。
部分城市已經歷一波感染高峰,但對于農村地區而言,春節返鄉潮帶來防疫壓力可能才剛剛開始。馬超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我們村大概有3600人左右,但是常住村民只有1/3,大部分年輕人都在外務工。特別擔憂春節返鄉潮會帶來新一波感染‘高峰’。”
12月21日,在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劉志榮表示,“根據新冠病毒傳播規律和相關模型的測算結果,全省預計將在本月底或下月初迎來第一波疫情高峰,主要發生在城市地區。伴隨春節前的人口流動,疫情將從城市地區向農村地區傳播,將可能迎來第二波高峰。”
現在最缺退燒藥、感冒藥
新冠蔓延之下,農村地區缺醫缺藥的問題開始出現。
安徽亳州市利辛縣一村衛生室醫生馬超(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現在最缺的就是藥,政策調整之前,因為村衛生室不能接診發熱的患者,所以根本沒有儲備退燒藥、感冒藥等藥物,現在都是用一些能代替的藥物,而且滿打滿算能堅持10天左右,像布洛芬、連花清瘟之類的藥物現在根本沒有。”而且他所在村衛生室還有人感染,就診量太大,幾乎都只能帶“癥”上崗。
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大悲鄉村醫王醫生表示,“此前感染患者多的時候,抗病毒類、發燒藥品存在短缺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什么就用什么,還有使用聯合用藥的方法輔助用藥,如利用抗生素和退熱藥品交替用藥。短缺的藥品需要向鄉鎮衛生院報批,但是基本上沒有批下來。”
鄉鎮衛生院同樣處于人不夠用、藥不夠用的狀態。順平縣大悲鄉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也在為藥發愁,“從12月初到現在藥品一直處在短缺狀態中,可以用的藥品只有兩三種,我們申請用藥是需要通過“網采”的,但是一直沒有成功。可以說,現在鄉鎮衛生院所有針劑類藥品都沒有,昨天還有居民想來打針,但是針劑藥品一直都短缺,實在是沒法打。”
該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網采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比較復雜,一方面是目前運力不足,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鄉鎮這邊各個村人口數量并不多,一個自然村人口數100剛出頭,加起來藥品需求量也就是幾百,不會有太大規模,對于小單的配送可能不會太優先。”
“此前根本買不到像連花清瘟之類的藥物,診所都是用其他的藥品代替。還好村里病亡率不高。現在村民基本上在網上買藥或者在外工作的孩子們會給送些藥,寄是能寄到,但大概需要至少半個多月。”一位村民表示。
村醫王醫生表示,“我們也發動了在外務工的孩子們備藥,例如在即將到來的元旦假期、春節假期帶藥品回來,以應對春節返鄉高峰可能帶來的新的感染高峰。”
感染后排隊選擇輸液
“12月初,母親突然發起高燒,感覺渾身沒勁,由于家里缺少退燒藥物,第二天一早就去村診所輸液了,她認為退燒藥不好買,而且見效也慢。”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大悲鄉的村民李先生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除了缺乏退燒藥,一旦新冠感染,輸液也是很多村民的選擇,在多個農村診所,輸液甚至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一村衛生室的村醫張偉(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12月中旬左右,我們村里外出打工的一部分人返鄉回來之后,發燒的特別多,每天前來村衛生室就診的病人從此前的每天十多人增加到七八十人,最多的一天有一百多人,輸液的隊伍排出20多米。”
張偉表示,“此前村衛室感冒發燒藥物儲備并不多,很多常見的藥物僅有幾盒儲備,資源較為短缺,而且來看病的很多都是癥狀比較嚴重的老年人,不得已才輸液。”
江西鉛山縣一位村民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最近村里很多人感染,在很多私人診所的門口,輸液的隊伍很長,“有時候要排幾個小時,大家都表示,輸液好得快!”
“目前如此多的農村患者選擇輸液,與大家固有的就醫觀念和基層醫療條件導致。”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在12月27日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輸液主要是一些生理鹽水、葡萄糖或者抗生素,生理鹽水或者葡萄糖注射液一般是其他靜脈用藥的溶劑,除了補充液體、電解質和能量外,不具備其他藥理作用;而新冠感染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對細菌有效,對病毒是完全無效的,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藥物,臨床上治療新冠常用的藥物多為口服抗病毒用藥,因此建議患者首選口服用藥。
齊文升表示,在臨床上只有病情特別嚴重需搶救治療,如高燒脫水、出現合并癥或存在明顯的吞咽困難、嘔吐等情況時,才會考慮給病人輸液。同時,齊文升強調,“靜脈輸液的操作要求較高,如果操作不嚴謹,容易出現過敏反應、輸液反應或繼發感染。而對于心衰、老年患者,由于心臟的功能較差,輸液易誘發心衰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