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一名領袖來說,最重要的品質是堅定,這也是當初葉利欽突然把總統之位傳給普京的原因,當時正值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剛剛經歷過東歐劇變
對一名領袖來說,最重要的品質是堅定,這也是當初葉利欽突然把總統之位傳給普京的原因,當時正值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剛剛經歷過“東歐劇變”、“休克療法”,以及第一次車臣戰爭的失利,西方還在看俄羅斯的笑話。
但普京橫空出世,力挽狂瀾,迅速解決了國內的軍事叛亂和資本寡頭,他的強硬和堅定使俄羅斯聯邦重拾尊嚴,并且重回世界大國行列。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擁有世界第一的領土面積,約1710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僅為1.4億多,如果沒有強硬的領導人,根本守不住如此龐大的基業。況且,西方國家像一群貪婪的豺狼,已經嘗到了蘇聯解體的甜頭,他們時刻期待著俄羅斯崩潰解體,進而被狼群撕碎。
所以,普京非常清楚,俄烏沖突關乎國家存亡,俄羅斯必須為了未來而戰。
3月14日,普京在視察烏蘭烏德航空工廠時發表講話:對于西方對手而言,俄烏沖突是在改變地緣狀態,但對于俄羅斯來說,這是一場保衛俄羅斯人民和國家地位的戰斗,關乎存亡。普京還稱俄烏沖突是為了俄羅斯的未來而戰,為了給后代子孫的發展創造條件,所以,俄羅斯人民必須表現出社會的團結和全身心的投入。
普京的判斷非常準確,美國以及西方的目的,是統治整個世界,不會放任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擁有獨立自主的權力,只要莫斯科還沒有向美國屈服,就會永遠被西方貪婪的目光注視著。
一連串的陰謀與欺騙,普京醒悟了
而俄烏沖突為何如此重要?因為它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而是西方一連串陰謀中暴露出的冰山一角。早在2004年,美國就在烏克蘭輸出顏色革命,到2014年終于瓜熟蒂落,親俄派被推翻,親美傀儡政權上位,美國終于徹底掌控了烏克蘭,北約也露出了獠牙。
當時,普京已經感受到強烈的不安,后來在歐洲的摻和下,《明斯克協議》簽訂,普京要給歐洲面子,只能息事寧人。
但在美國控制下的烏克蘭,逐漸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亞速營”等納粹勢力在這里復蘇,并且向烏東地區俄羅斯族人的聚居地開火。最終,烏克蘭以實際行動撕毀了《明斯克協議》,讓沖突成為必然。
沖突爆發以后,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公開表示,《明斯克協議》只是給烏克蘭爭取增強軍事實力的“緩兵之計”,普京才知道自己被西方騙了。蘇聯早已解體,北約還要東擴,至此,普京終于明白,美國和歐洲永遠不會放棄進一步肢解俄羅斯的野心。
所以,俄烏沖突對俄羅斯來說,絕對是關乎存亡的一戰,如果俄羅斯妥協或者在戰場上被打敗,那么北約的下一步就會踩在莫斯科紅場之上,斯拉夫人就沒有任何未來可言。只有斗爭,并且勝利,才能使俄羅斯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視察航空工廠時,普京十分樂觀地表示,俄烏沖突以后,烏克蘭的國民生產總值下降40%,而俄羅斯的衰退幅度僅有2.1%,失業率也處于歷史最低水平,為3.6%。
正如普京所說,毫無疑問,烏克蘭在這場沖突當中,所遭受的損失要遠超俄羅斯,之所以造成這種落差,有四個原因。
首先,烏克蘭是主要的戰場。無論是北約大量的軍事援助,還是俄羅斯飽和的火力進攻,都落在了烏克蘭的土地上,烏克蘭人民家園被徹底摧毀,生命財產安全備受威脅。
其次是人口流失。烏克蘭總人口4500萬左右,俄烏沖突打了一年,有近2000萬人逃離家園,并且其中大多是青壯年,人口大量流失,基輔當局不得不把征兵年齡上限提高到60歲,并且男女不限。
第三,產業鏈中斷。烏克蘭原本有一些蘇聯時期留下的工業基礎,在俄烏沖突以后,烏東地區的工業重鎮已經丟失,大部分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工業資產都被摧毀,生產也就無從談起。
最后,烏克蘭原本作為歐洲和俄羅斯的緩沖地帶而存在,俄烏關系好,烏克蘭經濟就能受益于俄歐一體化。畢竟一邊是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地,一邊是工業發達地區,烏克蘭在中間總有機會發展經濟。但如今,歐洲與俄羅斯交惡,烏克蘭的存在方式就非常悲慘,只能是戰爭前線。
所以,在俄烏沖突當中,烏克蘭的損失遠超俄羅斯,甚至可以斷言,等這場沖突結束以后,俄羅斯板上釘釘還是區域強國,而烏克蘭這個國家已經沒什么希望。畢竟,人口是一切的關鍵,而流失的人口在戰后大概率不會回來,因為沒人知道下一場沖突將在何時爆發。
歷史多次證明,做美國的傀儡沒有任何好處,被美國控制的國家注定淪為戰場,依附美國的政權注定被拋棄,就像上世紀越南戰爭期間的南越阮氏政權,或者2021年被拋棄的阿富汗喀布爾政府,最后都沒什么好下場,現在,烏克蘭很可能就是下一個被出賣的對象。
近日,西方媒體已經爆出烏克蘭和美國政府存在的許多分歧,例如是否要死守巴赫穆特、“北溪”管道被炸的真相,以及沖突在何時結束等等,這些分歧都是美烏兩國之間的裂痕,足以讓雙方決裂,相關報道或許就是美國在為放棄烏克蘭做輿論準備。
總之,從普京的態度看來,俄羅斯終將贏得勝利,這一點無論北約還是美國,都無法改變。而美國的真正目的,只是破壞俄歐關系,并且讓東歐地區的局勢永遠緊張下去,可以說,美國同樣已經達到了目的。
可以預見的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除非對于華盛頓來說,烏克蘭還有其他更加惡劣的利用價值。
上一篇:家長捐款維持中學運營?教育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