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地時間2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普京》節目的專訪,他指出,烏克蘭危機是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對手尋求分裂俄羅斯的結
當地時間2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普京》節目的專訪,他指出,烏克蘭危機是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對手”尋求分裂俄羅斯的結果,“‘分而治之’,他們一直試圖這樣做,現在也正在這么做。而我們的目標是團結俄羅斯人民”。
普京提出了關鍵政治目標。他說,俄羅斯仍然準備好與各方討論可接受的解決方案,但現在“是他們拒絕談判,而不是我們”。
他表示,在烏克蘭局勢中,俄羅斯不會表現得像西方那樣無恥。“(西方)的價值觀更多的是用物質來定義成功,而我們是用精神來衡量,我們的國家有別樣的哲學。”
談到過去一年,普京說,99.9%的俄羅斯公民都是一心為了祖國利益的人。
“雖然有的人表現得不像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但我不怪他們,畢竟在任何社會中都會有人首先考慮個人利益,這部分人是少數。”普京說,這再一次地讓他相信,俄羅斯是一個特別的國家,這里生活著一群特別的人,歷史上是如此,如今也是。
烏克蘭政府很快就普京的表態做出了強硬回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顧問波多利亞克25日晚在推特上發文,敦促普京“回歸現實”。“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殺戮民眾,這里根本就沒有什么其他國家、動機和地緣政治的關系。俄羅斯要的不是談判,而是企圖推卸責任。”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在俄烏沖突爆發整十個月之際,戰場局勢非但沒有出現偃旗息鼓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在美國450億美元和“愛國者”導彈系統援助的助燃下,俄烏沖突的火苗燒得更旺了。
不平安的平安夜
赫爾松州的右岸地區,包括赫爾松市,現處在烏軍的控制之下。美聯社24日報道稱,俄羅斯襲擊了赫爾松,造成至少10人死亡,55人受傷。
頓涅茨克地區也炮火連天。24日早些時候,烏克蘭頓涅茨克州長帕夫洛·基里連科表示,在過去一天的炮擊中,有2人喪生,5人受傷。
對于以上指控,俄方認為烏方是在倒打一耙、推卸責任,并指控烏軍對多地發起了恐怖襲擊。
俄羅斯衛星網24日報道稱,頓涅茨克市長庫列姆津表示,當日夜間,烏軍使用多管火箭系統從奧爾洛夫卡鎮發射了8枚火箭彈,頓涅茨克兩所醫院和附近區域被炸。
赫爾松州代理州長薩爾多24日在Telegram上寫道:“今天,烏軍武裝分子對赫爾松進行了恐怖主義者的炮擊行為,造成平民死亡。這是令人作嘔的挑釁行為,其明顯目的是把責任推到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身上。”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24日表示,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展以來,俄羅斯武裝部隊已經摧毀了大約400套烏克蘭地對空導彈系統、7222輛坦克和其他戰斗裝甲車、936枚多管火箭炮發射器以及 7737輛特種軍用車輛等。俄軍在過去一天內襲擊了53個烏克蘭炮兵基地,并在哈爾科夫地區襲擊了烏軍的兩個旅。
烏克蘭UNIAN通訊社25日報道,烏克蘭海軍報告稱一天消滅了30多名俄軍,并摧毀了一輛俄方坦克。烏軍在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地區的15個定居點擊退了俄方,在過去的一天里消滅了620名俄軍,并稱自沖突爆發以來,已剿滅超過10.2萬名俄軍。
捉襟見肘的圣誕節
25日,英國查爾斯國王發表登基后的首次圣誕演講,即聚焦生活成本危機,指出那些努力“支付賬單并讓家人吃飽和取暖”的人正處在“非常焦慮和艱難”的時刻。他錄制的視頻中還出現了英國“食物銀行”和無家可歸者的圖片。
教皇弗朗西斯在一年一度的圣誕節致辭中表示,世界正在遭受“和平饑荒”,戰爭總會導致饑餓,并把食物當作武器,阻礙將其分配給正在受苦的人們,烏克蘭的戰爭加劇了這種情況,特別是對阿富汗和非洲之角的國家。因此他呼吁結束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并對戰爭造成的人員傷亡表示哀嘆。
本月早些時候,歐盟、七國集團國家和澳大利亞對俄加緊制裁,對海運石油實施了價格限制。對此,俄羅斯財長西盧阿諾夫25日在接受Asharq News電視臺采訪時表示,西方對俄制裁對歐洲來說代價高昂,導致通貨膨脹率飆升,歐洲企業的競爭力下降,只有美國從中受益。
西盧阿諾夫提請各方注意俄羅斯和那些實施制裁的西方國家的宏觀經濟指標。俄羅斯全年經濟下滑不會超過3% ,今年通脹率預計將超過12%,而西方國家的通貨膨脹卻打破了四十年的記錄,公用事業費用、物價上漲遠高于俄羅斯。
在回答有關俄羅斯對石油價格上限的具體回應時,西盧阿諾夫表示,俄羅斯原則上不會按照西方設定的價格供應石油,即使成本上升,俄羅斯也會尋找新的市場和物流。
“這些制裁當然影響了俄羅斯,但對西方的影響也不比俄羅斯少,甚至可能更痛苦。”西盧阿諾夫說,“所以我認為,每個人都受夠了動輒的制裁。”
外交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工具
美國《國家利益》24日發文稱,制裁無法結束俄烏沖突,西方必須從對俄經濟制裁轉向外交。
文章指出,在歷經一連串制裁方案后,歐洲付出的成本越來越高,停電、供暖不足以及互聯網服務中斷的威脅時時困擾著歐洲。
每個西方國家都希望制裁給俄羅斯帶來巨大代價,而自己付出最小代價。因而,比利時繼續進口俄羅斯鉆石;法國、匈牙利、斯洛伐克和芬蘭繼續進口俄羅斯核燃料;希臘繼續爭取運輸俄羅斯石油的權利。
如果西方想要完全孤立俄羅斯經濟,就需要強迫所有的國家承受切斷對俄貿易的經濟代價。然而除了西方國家,幾乎沒有別的國家愿意與俄羅斯斷絕關系。
為了讓這場沖突早點結束,西方需要尋找經濟手段之外的替代工具。在這個關頭,外交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工具。對于解決方案的談判,可能需要考慮俄羅斯在歐洲與停止北約擴張相關的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