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韓國總統(tǒng)尹錫悅于3月16日至17日訪問日本,推動日韓領(lǐng)導(dǎo)人時隔12年重啟雙邊穿梭外交。臨行前(15日),尹錫悅接受了路透社、日本共同社等多家
韓國總統(tǒng)尹錫悅于3月16日至17日訪問日本,推動日韓領(lǐng)導(dǎo)人時隔12年重啟雙邊穿梭外交。臨行前(15日),尹錫悅接受了路透社、日本共同社等多家外媒的書面采訪。他表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日韓合作的必要性越來越大,因此兩國國民應(yīng)“共同邁向未來”。
談及歷史爭議時,尹錫悅稱,日本已經(jīng)“通過歷屆政府,就過去的殖民統(tǒng)治表達了深刻的悔恨和衷心的道歉”。他敦促,現(xiàn)在是兩國人民向前邁進的時候了,而非為過去的問題對抗。
在尹錫悅訪日行程宣布之前,3月6日,韓國政府宣布,將由韓方基金會代為賠償二戰(zhàn)時期日本強征韓籍勞工的損失。日方和美國駐日大使對此大為贊賞,但韓國內(nèi)部卻表示強烈反對。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痛斥該方案是韓國“外交史上最大的恥辱和污點”,是對強征勞工受害者的“二次加害”。他15日直言:“國格已經(jīng)跌入谷底,我仿佛聽到日本的嘲笑聲。”
圍繞原被征勞工訴訟問題,尹錫悅強調(diào)“將忠實履行”韓國政府公布的解決措施。考慮到部分原告和在野黨批評解決措施,尹錫悅表示:“相信能早日治愈受害者的傷痛,另一方面也能讓韓國國民理解政府為建立面向未來的韓日關(guān)系所作的努力。”
《韓民族日報》評論稱,在“屈辱外交”的批評輿論中,尹錫悅的訪問能否取得成果尚不明朗。還有分析指出,盡管尹錫悅的舉措得到美日兩國的積極反應(yīng),但他會否付出國內(nèi)政治代價,所推動的韓日和解又會否在下一次龍山總統(tǒng)府換主人后改弦易轍,仍存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