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青聯副主席魏新對校外學生欺凌防治問題非常關注,并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外學生欺凌防治的提案》。一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青聯副主席魏新對校外學生欺凌防治問題非常關注,并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外學生欺凌防治的提案》。
“一段時期以來,遏制學生欺凌工作得到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魏新表示,2020年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提出防治學生欺凌,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先后制定《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等政策文件,防治學生欺凌的法律政策框架基本健全。
他認為,盡管經過相關部門共同努力,校內學生欺凌得到有效遏制,但校外學生欺凌事件仍時有發生,且部分事件情節惡劣、觸目驚心,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魏新表示,分析校外學生欺凌熱點事件,多呈現如下特征:一是及時發現干預難,事件多發于出租屋、鄉村田野等地,遠離公眾視野,遠離行政監管。二是有效處置懲戒難,施暴人多未滿14周歲,多數案件以法治教育、家庭教育結案,對施暴人震懾力不足。三是二次傷害阻斷難,熱點事件多經網絡傳播發酵,對受害人身心造成再度傷害,但貿然刪除容易引發公眾質疑乃至輿論對抗式反彈。
“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心愿。立足于現有法律政策,需要進一步加強校外學生欺凌防治工作。”他建議,要支持引領社會力量承擔發現報告職責。及早發現、提前制止校外學生欺凌,是防治工作最優局面。充分整合凝聚社會力量,填補校園外“視野盲區”是當務之急。
他建議,教育、公安部門延展工作觸角,廣泛聯系吸納“五老”、社區工作者以及快遞員、外賣員等群體為安全守護員,支持其報告可能異常情況或阻止欺凌行徑,并建議宣傳、公安、教育部門對發現、報告、制止校外學生欺凌的個人予以機制化的榮譽激勵和財物獎勵,發揮正向引領作用。
其次,魏新認為,要規范專門矯治機制并推動其發揮實效。針對低齡未成年人實施欺凌的行為,建議教育部門切實承擔起專門學校牽頭管理職責,會同公安部門細化明確適用專門矯治的校外欺凌情形,提煉發布可復制的典型案例,在法律框架內確保專門矯治機制落地落實。針對不適用專門矯治但情形較為嚴重的欺凌行徑,在家庭教育、法治教育外,細化明確更加具有懲戒意義的措施。
他還表示,要規范網絡空間內容傳播嚴防二次傷害。《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電子出版物和網絡信息等。建議網信部門依照法律規定,及時刪除相關校外學生欺凌視頻、圖像等,保護受害人隱私,避免其身心遭受二次傷害。針對包括事件信息的文字內容,應謹慎采取刪除處理,避免引發公眾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