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延長婚假,是現在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對于在全國推廣是比較看好的。西南財經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海洋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延長婚假,是現在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對于在全國推廣是比較看好的。”
西南財經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海洋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表示,“但同時也要認識到,延長婚假并不意味著可以在提高生育率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因為提高生育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政策。”
為何各地婚假差異有10倍?
從各地已公布的修訂后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來看,不同省份對婚假的規定差別較大。婚假最長的甘肅、山西兩省達到30天,與最短婚假3天相比,差10倍之多。
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修訂后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國家法定婚假為3天。根據國家相關法律,制定《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屬于地方立法權限。
楊海洋指出,“婚假差異是由于各個地方的需求不一樣,目前延長婚假的主要是一些經濟發展相對比較緩慢的省市,這些省市目前呈現出人口負增長的現象,在人口增長方面有較大壓力,急需把人口數量提升起來,以擴充勞動力,拉動消費。”
延長婚假是否有在全國推廣的可能性?
“特別是現在年輕人作為主力軍,生育意愿并不強烈,可能跟現在工作壓力大有關系。因此,延長婚假,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愿意結婚,這也是現在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楊海洋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楊海洋強調,延長婚假在全國推廣普及,還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比如對于生育多孩的夫婦,國家可以給予相應的生育津貼、購房補貼,或者通過減免個稅、優惠稅率來加強稅收支持。另外,在用人單位勞動規章制度方面,也需要加強婚假、女性產假、男性陪產假等方面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