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月18日,中疾控官網通報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通報中提及12月以來本土病例病毒變異株監測情況: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
2月18日,中疾控官網通報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
通報中提及12月以來本土病例病毒變異株監測情況: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共發現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15例,其中,1例XBB.1,1例XBB.1.5,1例BQ.1,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
與2月15日的通報相比,2月14日至2月16日,中疾控新發現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1例,為BQ.1。
據央視2022年12月13日消息,中疾控介紹,BQ.1是奧密克戎BA.5在人群流行傳播過程中,通過病毒的變異變遷產生的第六代亞分支。2022年6月,尼日利亞感染者中首次發現BQ.1變異株。同年9月,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亞分支開始在歐美國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和地區逐漸開始流行,11月中旬成為美國占比最高的毒株。
中疾控表示,BQ.1雖然引起全球范圍的關注,但是目前未見任何國家報道BQ.1及其亞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無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報道。
近期又開始發燒是否等于“復陽”?
近日,關于“國內首次本土檢出XBB.1.5”的相關報道引起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多位網友在社交媒體稱自己又開始發燒,擔心是否復陽。
對此,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18日表示,我國現階段免疫屏障比較強,近期不太可能暴發新一波疫情。針對網友提到的新一輪發燒現象,他表示,除了少數還沒陽過的人感染新冠,大部分發熱病例和新冠沒有關系。
未來不排除更多地方
出現XBB系列毒株的感染者
今年2月15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通報,2022年12月以來,全國共發現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14例,其中1例XBB.1.5,為本周期新增變異株病例。
李侗曾介紹,XBB免疫逃逸能力更強,在美國等地區的新發病例中占比正逐漸升高,未來不排除更多地方出現XBB系列毒株的感染者。
不過,李侗曾強調,我國現階段免疫屏障比較強,近期不太可能暴發新一波疫情,仍以散發病例為主,目前新增確診病例主要是還未感染過的人,被完全相同的毒株感染2次的可能性非常小。
他表示,新的變異株感染者增加了,人群發生二次感染的風險會增加。面對新的變異株,人群的免疫屏障保護的時間會縮短,但不是完全沒有效果,所以短期內再次出現一波疫情的概率很小。
近期大部分發熱病例和新冠無關
對于最近一些發熱病例,李侗曾認為,除了少數是還沒陽過的人感染了新冠,大部分發熱病例和新冠沒有關系。“當然不排除有過去3個月陽過的人因為其他疾病導致發熱再次就診的情況,但沒有證據顯示和新冠病毒有關。”他說。
李侗曾介紹,2020年起,復陽病例就一直存在,一些人持續兩三個月還是陽性,或者曾經檢測陰性后再次陽性。他表示,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免疫低下人群,多見于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藥物,艾滋病免疫低下,或者腫瘤放化療階段的免疫下降人群。
李侗曾指出,復陽和再次感染是兩個概念。復陽是同一次感染,一般不會有傳染性,不會致病。“再次感染和大家說的‘重陽’應該是一個意思,即再次感染病毒,通常和上次感染不是同一個毒株,或者遇到一個變異株后,發生再次感染的風險更高一些。”他表示,一般認為3個月內的再次檢測陽性者,屬于復陽的可能性大,屬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李侗曾還表示,復陽的人基本沒有傳染性,沒有病毒相關癥狀,只是因為其他情況就診發現核酸陽性或者抗原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