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月24日,云南楚雄,有網友發視頻稱,在東坡鄉白馬口村被穿紅馬甲的人員攔路收10元衛生費,地上還放著交警部門的路障。次日,東坡傣族鄉政
1月24日,云南楚雄,有網友發視頻稱,在東坡鄉白馬口村被穿紅馬甲的人員攔路收10元衛生費,地上還放著交警部門的路障。次日,東坡傣族鄉政府工作人員回應稱知曉此事,該行為非政府主導,是一家企業正舉辦旅游活動,走這條路的只有來參加活動的游客,村民們都住在別處。路障是交警部門為維持秩序所放置的。因游客太多亂丟垃圾,收取衛生費用于組織人員去打掃。
根據相關法律,農村可以有收費項目,但必須經過村民大會同意,否則便是違法。而東坡傣族鄉政府的回應顯示,紅馬甲攔路收費的區域,不是村民的居住區,出入的都是游客,言外之意村民們對此事并不知情。那么,是誰給了這家企業權力去收衛生費呢?
舉辦旅游活動,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的當下,應當被鼓勵和支持,可以為村莊聚起人氣,推動旅游業的發展。但去參加活動要被收衛生費,對游客來說心里難免不舒服,特別是那些自身衛生習慣較好的人,會覺得花了冤枉錢。
其實,既然組織了旅游活動,把人氣聚起來了,這家企業完全可以通過一些合法的經營性收入,將衛生費賺出來。退一步說,哪怕真要收費,收門票也比收衛生費強,至少不用給人以巧立名目亂收費的感覺,如此這般既不聰明,也不合法。
從當地政府的角度去看,他們難道對這家企業的行為完全不知情?沒有他們的默許,企業有這樣的膽子,派紅馬甲去收費嗎?而且,這樣的行為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鄉鎮府、村委會為什么沒有叫停?其回應只是一味的推卸和甩鍋,對如何處置避而不談。
當然,要扭轉農村存在的臟、亂、差局面,對垃圾進行轉運處理,的確需要一筆不菲的支出。但這筆錢從哪里出,如何才能合理合法,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一些地方已經有了不少先進的經驗,如由當地政府聘請環衛工人打掃,開展衛生評比活動,實行實行責任承包制等。
應當認識到,優美的環境是一個村莊的發展資源,但“賣風景”絕不是通過收衛生費的方式,而是出售相關的旅游配套服務。對于游客們,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外出游玩,莫忘將垃圾帶走。
下一篇:女子掉進洱海 男子以腿為梯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