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有生之年,老有所養;在家中,良姆相伴。這是每對老夫老妻的夙愿。然而,一個94歲上海老人的親身經歷卻打破了這層夢想。他不但遭受來自所謂良...
“在有生之年,老有所養;在家中,良姆相伴。”這是每對老夫老妻的夙愿。然而,一個94歲上海老人的親身經歷卻打破了這層夢想。他不但遭受來自所謂“良姆”的長期虐待,還被騙去幾百萬元的養老金。這讓人不禁深思,在我國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天,我們如何讓老有所養,又讓老人真正擁有家中良姆的陪伴?
據《成都商報》報道,94歲上海老人盧德麟實名舉報其家中保姆蔣某多次毆打虐待自己,并騙走約250萬元的養老金。盧德麟獨生子女長期在國外,便聘請蔣某照料日常生活。誰知,蔣某不僅粗暴對待盧德麟,還在2年多時間內分批騙走巨額資金。監控錄像顯示,蔣某經常辱罵盧德麟,剪斷其腳趾甲,造成流血。盧德麟兒媳還發現蔣某洗腦夫婦,強迫轉賬數百萬元作為“救命錢”。如此殘忍的虐老行為令人震驚。
“養兒防老”也許并未防老
盧德麟的遭遇并非個案。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67億,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近3000萬。部分老人子女外出打拼,無法每天陪伴左右。一些老人聘請保姆幫助生活起居,卻也有保姆謊稱“照顧”老人,實則侵占財產、凌虐老人的事件時有發生。
中國人重視“養兒防老”,希望子女成家立業后能夠孝順父母。但是,當父母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子女又遠在他鄉時,“防老”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空巢老人達3億,每個空巢老人平均每月開支超過1500元。這對獨居的老人來說,勢必存在被不法保姆謊騙的安全隱患。
選擇保姆需謹慎 尊老愛老造福老
我國愛老敬老傳統源遠流長,但隨著社會轉型,也出現一些人徇私枉法、欺詐老人的事件。選擇保姆,老人必須謹慎。建議避開不熟悉的中介,多向熟人求薦;考察保姆工作經歷,查看身份證明;與保姆簽訂書面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避免言語承諾;使用銀行轉賬,規避現金交易。日本學者林達認為,“一個民族的偉大,需要用老人得不得到尊重的標準來衡量。”
在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應履行天倫之責任。尊老愛老的理念必須深入人心,任何人都不應傷害老人的尊嚴。子女應多與老人聯系,關心老人近況。社會各界還需推動更多公益活動,提供老年人生活扶助、心理咨詢等服務,讓銀齡群體安享天年。老有所依,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只有真正尊老愛老、造福老年,我們的社會才更加文明進步。
上一篇:消息人士否認巴勒斯坦總統車隊遇襲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