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有京東采銷人員公開指責,李佳琦與品牌商簽訂的底價協議,涉嫌二選一。大楊哥在直播間憤怒地批評李佳琦挾持商家,控價控庫存。此前,...
近日,有京東采銷人員公開指責,李佳琦與品牌商簽訂的“底價協議”,涉嫌“二選一”。大楊哥在直播間憤怒地批評李佳琦挾持商家,控價控庫存。此前,知名職業打假人王海聲稱,李佳琦直播間售賣的是假的和田玉項鏈。
遭到輪番攻擊后,李佳琦頻頻登上熱搜頭榜。而在今年“雙十一”預售首日,李佳琦直播間賣出95億,相比去年215億的數字,倒退了一半。那么,這一次風暴中的焦點,底價協議是否存在?底價協議又是否構成壟斷呢?讓我們一起探究這個問題。
面對輿論的風暴,李佳琦方面反駁道,他們并未簽訂任何“底價協議”,商品的定價權完全掌握在品牌手中。而大楊哥聲稱,由于李佳琦對商家進行了要挾,導致許多大品牌在直播間內被迫下架。這種言論暗示著李佳琦可能已經與大量知名品牌簽訂了底價協議。
京東方面也繼續抨擊李佳琦,指責其“全網底價協議霸王條款”。這場爭議讓人不禁想起了一幅生動的畫面:李佳琦手中握著一份底價協議,挾持著商家和消費者,企圖壟斷整個直播帶貨行業。
一位品牌創始人透露,與李佳琦等眾多達人直播合作,都要求簽訂類似底價協議的價格條款。多位直播業界人士也證實,這種底價協議在直播行業內已經成為常態,是頭部主播的常規操作。這些協議就像一道看不見的門檻,讓中小主播望而卻步,難以跨越。
一位博主聲憤怒的稱,在這個時候還說謊話,他手中握有大量品牌方的錄音和聊天證據,這些證據能證明李佳琦不允許別人的價格比他低的事實。
李佳琦賣的東西貴,但是別的主播都不能賣的比他低,因為他的量大,所以商家以他的定價為準,其他主播一旦低價出售同品商品,就會被面臨著起訴。這一事件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大家紛紛對李佳琦的行為表示質疑和批評。
有網友稱,李佳琦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惜編造謊言,并且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對其他商家進行打壓。有人認為他缺乏誠信和商業道德,有人則認為他只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但這種行為確實有違公平競爭的原則。還有人稱,李佳琦收手吧。賺得夠多了,太貪心,太過了,有禍。
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李佳琦能夠正面回應這一事件,解釋自己的行為并道歉,同時也希望商家們能夠遵守商業道德,公平競爭,共同發展。
上一篇:一圖讀懂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