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個雙11要比以往更激烈,表面看來是所有平臺的頂流網紅在較勁,實則是背后的平臺在對碰,不過品牌方要慘一點,但消費者可以獲利。10月24號...
這個“雙11”要比以往更激烈,表面看來是所有平臺的頂流網紅在較勁,實則是背后的平臺在對碰,不過品牌方要慘一點,但消費者可以獲利。
10月24號,某音的頂流大小楊哥、某寶的頂流李佳琦先后開啟雙11帶貨。不過矛盾的引起并不是某寶和某音,而是某東和某寶,事情的起因源于“海氏”這品牌的律師函發到了某東,某東相關責任人于朋友圈中控訴,由此引發矛盾。
恰逢李佳琦時隔43后首次帶貨花西子,所以他被送上熱搜。即便是做出回應(價格是品牌方制定),仍然沒有消除外界的質疑。
至于大小楊哥的“暗諷”,其實也不是故意找事。事情源于當天,他攜一眾徒弟開始美妝雙11的帶貨,當其賣的興起的時候,二徒弟七老板發現相關的鏈接已經被下架,之前售賣的產品也已經找不到。
對此,網紅小楊哥表示:馬上就得下,為什么?因為我們破價了,破了誰的價格我不講。
這句話很明顯就是暗指李佳琦,所謂的“破價”就是小楊哥直播間的同產品價格要低于李佳琦售賣的價格。
緊接著大楊哥表示:如果庫存有一百個,李佳琦賣七八十個,商家一定和他合作,賣得多了就有權利,挾持商家 ,表示某平臺官方也很無奈。
由其話語中不難了解,這場爭斗并不是網紅之間的爭斗,而是背后平臺的爭斗。作為消費者,隔岸觀火即可,因為收益一方只有我們,但后期發展成什么樣子就不知道了……
其實,這種所謂的“底價協議”在直播帶貨圈非常常見。
李佳琦所謂的沒有讓品牌“二選一”也是一種“無所謂”的回應,因為從細節來說,完全可以過得去,但綜合來說,他的確存在這一行為。
有八卦財經媒體曬出相關的證據,并表示:我手里有大量品牌方的錄音和聊天證據。李佳琦不允許我的價格比他低,現在已經好幾個品牌方終止了我的合作。
“壟斷”談不上,但李佳琦所謂的為粉絲謀福利是真是假,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
他真正的意圖是在為自己謀福利,畢竟作為網紅,開那么大的公司,錢還是要賺得,至于賺多少,就像“壟斷”定義的那樣,完全自己說了算,但必須保證合理。
此事引發熱議后,打假網紅王海加入大戰,并曬出關鍵證據證明李佳琦的確是在“割韭菜”,一款和田玉經過權威部分鑒定和其他平臺售賣的東西是一樣的,但價格方面高出了60多倍。
看來這個“雙11”,李佳琦的直播并不是那么好干……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