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糖價飆升至11年來高點。今年以來一路上漲的糖價再次引發關注。據悉,全球糖業最大貿易商Alvean預測,原糖市場將出現連續第六年的供不應求,
糖價飆升至11年來高點。
今年以來一路上漲的糖價再次引發關注。據悉,全球糖業最大貿易商Alvean預測,原糖市場將出現連續第六年的供不應求,這個供應缺口將達540萬噸。所以,洲際交易所(ICE)原糖期貨一度上漲4.4%至每磅26.94美分,創2011年10月以來主力合約最高水平。
這背后主要是由于極端天氣和需求的增加。特別是最近印度表示可能將從10月起禁止食糖出口,讓食糖供給的市場期待更為趨向緊張,價格自然會再次上漲。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糖出口國。但極端天氣的出現讓印度的甘蔗產量驟減。因為,甘蔗作為食糖的重要來源,其種植與生長對水分要求較高。但印度灌溉系統匱乏,約一半的農作物依賴6月-9月的季風雨。
但是,截至8月底,印度馬邦、泰米爾納德邦、卡邦的累計降雨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23%、31%和41%,這三個蔗區占比接近印度甘蔗總產量的1/2。所以,印度預計本榨季只允許出口約610萬噸糖(前一產季出口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100萬噸),10月開始的2023/2024年度禁止糖廠出口政策如果落地,將是印度7年來首次停止出口食糖。
除了印度,受各種因素影響,其他甘蔗主要生產國,比如泰國、中國和巴基斯坦的產量也大幅下降。泰國今年幾乎所有蔗區都缺乏降雨,累計降雨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超50%,導致泰國甘蔗產量以及種植面積難有顯著提升,不少農民更愿意種植旱澇保收的木薯。
在印度可能禁止出口食糖的背景下,市場將目光投向了產糖第一大國巴西。
截至8月中旬,巴西主產區已累計產糖2267.6萬噸,同比增加404.2萬噸,增幅21.69%。只要天氣狀況不出現異常,本年度巴西食糖較上年增產400萬-500萬噸并非難事。
不過,糖產量多是一回事,能不能運出到國際市場又是另外一回事。目前巴西港口的運力一言難盡——巴西航運機構Williams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6日,巴西港口等待裝運食糖的船只數量從此前一周的71艘上升至77艘,港口等待裝運的食糖數量已從一周前的320.38萬噸上升至366.92萬噸。
除了產糖國的各種限制條件,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食糖生產也有很大影響。分析認為,油價上升的話,會導致企業尋求使用更多其他燃料,這可能刺激印度、巴西這樣的產糖大國將更多甘蔗糖用于生產乙醇。就算不是為了油價,印度為實現碳減排承諾,自2022年起啟動了乙醇混合汽油計劃,將乙醇與汽油混合,以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今年預計印度將有450萬-500萬噸糖產量所需的甘蔗被用于生產乙醇,這也擠占了部分甘蔗供應。
所以,專業機構和業內人士都預測,短期內原糖價格仍是易漲難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