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8月24日,日本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啟動了核污染水排海。隨著核污染水進入海洋,讓國內日料餐廳的食品安全受到廣泛關注。8月25日
8月24日,日本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啟動了核污染水排海。隨著核污染水進入海洋,讓國內日料餐廳的食品安全受到廣泛關注。
8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及價格監管工作。在前期對進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的基礎上,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進口食品相關規定,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使用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下同)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進行銷售(含網絡銷售),加強市場銷售進口水產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發現相關違法行為的,嚴格依法予以查處。
據統計,中國大陸的日式餐廳數量超過7萬家,市場規模約1802億元。2022年,中國日料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898億元,同比增長5.30%。其中,單店餐飲市場規模占比最大,為74.31%,其次為放題餐廳,市場規模占比為21.39%。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日本料理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日料行業門店數量約為7.89萬家。相比疫情前2019年的6.5萬家,增加超過1萬家門店。
國內出臺對日本海產品的禁令后,這些日料店將何去何從?
8月24日,美心集團旗下元氣壽司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自今年3月日本公布核污水排放計劃開始,品牌就已啟動停用日本食材的計劃,逐步替換掉日本食材。從7月份開始,元氣壽司所有門店已經沒有使用日本海產,而是改用國產和外國安全海域的優質食材。
近年來在中國市場加速布局的日本回轉壽司品牌壽司郎相關負責人則對媒體表示,當前品牌很大部分食材來自日本以外世界各地,日本產地部分會盡快聯系其他產地供應。品牌將嚴格按照海關規定,停止進口日本食材。
除大型連鎖品牌外,多個地域型日料品牌也就食材來源發布公開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