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8月8日,醫藥板塊全線反攻,Wind中藥、醫藥電商指數分別上漲了2 21%、1 78%,領漲A股行業板塊。不過,新一輪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
8月8日,醫藥板塊全線反攻,Wind中藥、醫藥電商指數分別上漲了2.21%、1.78%,領漲A股行業板塊。
不過,新一輪“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行動為醫藥板塊帶來沖擊和重壓遠未消除。
“短期來看,市場情緒將會使醫藥板塊繼續震蕩一段時間。”有受訪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但機構普遍認為,對于醫藥板塊無需過度悲觀,行業反腐影響之下,板塊結構性機會值得關注。
開源證券醫藥團隊分析,本輪醫療反腐屬于新醫改的一部分,與醫保控費、藥占比、一致性評價、藥代備案制、兩票制、帶量采購等一脈相承,目的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凈化醫藥行業生態、維護群眾切身利益,長期看利于產業創新升級和集中度提升。
調整暫告一段落?
近期,針對醫藥領域力度空前的反腐行動,帶給醫藥板塊一記“重拳”。
自7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召開動員會,部署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之后,7月31日至8月7日,醫藥板塊經歷了一輪頗為劇烈的調整,各個子板塊普遍步入下跌區間。
根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8月7日,自7月31日以來,申萬化學制藥指數大跌9.42%、醫療器械指數下跌7.90%、生物制品指數跌了6.92%,中藥、醫藥商業指數紛紛跌逾2%。僅醫療服務板塊跌幅較小,為-0.61%。
僅8月7日當天,申萬化學制藥、醫療器械、生物制品指數的跌幅就分別達到-3.48%、-3.62%、-3.33%。
其中,一品紅(300723)、貝達藥業(300558.SZz)、恒瑞醫藥(600276.SH)、立方制藥(083020.Sz)在6個交易日內的跌幅均超過20%。
統計數據顯示,前述6個交易日內,醫藥板塊市值合計“蒸發”超4500億元。
“近期在醫療反腐的風波下,資本市場已經提前給部分藥企接下來的經營成果打了折,股價接連大跌。上周醫藥生物板塊跌幅居首,細分行業中,醫療器械、生物制品和化學制藥跌幅最大,這與此次集中整治明確指向醫藥領域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重點環節相關。”格上財富金樟投資研究員畢夢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進一步來看,畢夢姌分析,此次震蕩中,大市值股的跌幅高于小市值的股票,其中甚至有一些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超50%的公司。
奶酪基金基金經理莊宏東談到,本次醫藥反腐行動,對于與腫瘤、骨科、外科以及心腦血管等科室相關的創新藥或仿制藥企,以及高值耗材、醫療器械相關企業,存在較強的關聯度。在本輪調整中,這些受醫藥反腐行動潛在影響較大的企業,跌幅通常較大。
8月8日,醫藥板塊止跌回升,抄底資金流入態勢明顯。Wind數據顯示,今日,醫療ETF(512170.SH)、醫藥ETF(512010.SH)的凈流入額分別為8.98億元、6.66億元。
在畢夢姌看來,目前,醫藥反腐令當下行業氣氛變得緊張。不過醫藥板塊本就屬于一個“反向板塊”,發展前景較好,在回調的時候較為容易成為抄底的對象,往往具有逆向投資的特性。今日,醫藥ETF及醫療ETF份額暴增,續刷上市以來最高份額紀錄。
行業反腐影響深遠
雖然已有回暖跡象,但對于醫藥板塊而言,行業反腐的影響或許還未結束。
國金基金相關人士表示,醫藥反腐主要針對藥品、器械、設備為進入醫院采購名單,以舉辦學術會議的方式,向醫院負責人行賄的行為。短期內,對于新產品的推廣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影響時長有可能持續到明年年初。
“受影響的主要子行業包括化學制藥、中藥處方藥、醫療器械、醫療設備,受影響較小的子行業是CXO、藥店、中藥OTC、原料藥。如果三季報相關公司的利潤沒有因此大幅下滑,可能迎來反轉,修復因負面情緒造成的恐慌性下跌。”該人士進一步談到。
也有基金經理認為,行業反腐對醫藥板塊的影響大概只有一個季度的時間。
融通基金基金經理萬民遠分析,從歷史經驗來看,反腐并不會長期影響行業需求。市場容易將醫療反腐與此前限制“三公消費”沖擊白酒行業進行類比,但兩者有本質區別。
“醫療具有很強的剛需屬性,不管是藥品、耗材、設備還是診療需求不會因為反腐消失,即使短期因為反腐力度過大導致波動,一般也會迅速恢復。以2012年為例,當年醫療反腐是歷年力度最大的一次,醫藥板塊只有1個季度受到短暫影響,之后迅速恢復正常并回補需求,我們預計本次也不會例外。”他談到。
就具體行業來看,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杜向陽指出,短期來看,醫療反腐或將影響銷售合規性較差的中小型藥企以及非臨床必需的利益品種,短期藥械新品種入院節奏可能存在季度遞延情況,尤其是臨床獲益較少、價格虛高、渠道空間大的品種。
同時,杜向陽認為,醫藥行業反腐將深刻影響企業研發和銷售策略:一是藥企研發思路更要聚焦在具有臨床創新價值的創新品種上,僅靠改良劑型等方式的微創新將陸續被市場淘汰,疊加藥械集采的常態化,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二是從銷售推廣策略上看,通過銷售利益品種、讓利渠道或醫院的方式將陸續出清。從而逐漸轉變為企業著重對醫生及患者宣傳其產品如何提升產品療效、臨床獲益、 患者生存質量的銷售策略。
“基于此,企業銷售推廣人員也將產生結構性變化,向具備專業知識儲備、具有臨床經驗的人員結構發展,由此帶來好產品在專業銷售的促進下實現快速放量積累現金流,以此持續投入創新研發的良性循環當中。”他進一步談到。
此外,畢夢姌表示,短期來看,市場情緒將會使醫藥板塊繼續震蕩一段時間。部分運營不合規的企業確實會在此次醫療反腐行動中被打擊和清退。長期來看,在人口老齡化的加速、14億人口的醫療健康剛需的現實情況下,醫療賽道是一個長坡厚雪的品種,需求并沒有在醫療反腐下有所改變。相反,醫療反腐是行業回歸正常秩序的必由之路,有利于行業長遠健康發展。
板塊底部漸行漸近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以來,醫藥板塊已經歷了兩年多的回調。雖然期間有過階段性的上漲,但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從整體估值來看,行業PE估值已處于近5年低位。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中證醫藥衛生指數已跌到了歷史上的“地板價”,平均市盈率僅有26.40倍,位于過去十年間2.92%分位點;市凈率為3.47倍,位于4.87%分位點。
華安基金分析,近期醫療反腐事件導致板塊有所震動,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比較小,長期來看不合理的水分被擠出,醫藥企業銷售費用率可能會降低,醫藥龍頭合規意識不斷增強。醫藥行業每一次大的行業事件,都會加快內部結構性調整。從政策、需求及估值來看,都出現了一定的邊際變化。經歷了長達兩年的調整,醫藥板塊估值已來到歷史低位,向上修復空間較大。
與此同時,對于部分細分板塊而言,行業反腐帶來的利好有望逐步顯現。
莊宏東指出,從短期來看,OTC以及消費醫療、醫療服務等醫保占比較低、院外邏輯強的板塊或企業,以及具備出海邏輯的企業或由于其反腐免疫屬性,受到資金青睞。
從中長期來看,有部分創新藥企、生物藥企以及器械廠商具備較強的產品競爭力,且在合規層面較為規范,由于在本輪板塊波動中遭受錯殺,或將呈現出布局機會。
此外,開源證券醫藥團隊預計,市場將逐步回歸理性,與反腐關系不大的 CXO、血制品、部分醫療服務(如體檢)、院外產品以及受益處方加速外流的零售藥店板塊有望率先企穩。
該團隊談到,對產品端來說,短期在反腐高壓下,藥械新品進院速度可能有所放緩,但長期來看,隨著院內部分療效不明確、價格高的帶金銷售品種銷量下滑,臨床將更關注療效顯著、創新含金量高、價格合理的藥械產品,更加關注患者是否能夠真正獲益,企業也更有動力和能力投入研發,創新能力強和產品力強的企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對終端來說,反腐工作的開展將整治醫生不合理開方行為,有望進一步推動處方外流,龍頭連鎖藥店在合規、供應鏈、價格、品種、廠家資源、專業服務能力等方面領先中小藥店,隨著處方外流規模擴大,龍頭藥店優勢顯現。
此外,反腐對規范的民營醫院龍頭影響小,優質民營醫院龍頭在薪資及福利激勵、人才培養體系、實操機會、科研水平、晉升機制、可用資源(包括培訓、技術、設備等)等方面皆具備優勢,其對公立醫院醫生將更具吸引力,獲醫能力提升。
下一篇:媒體:今夏國產片成“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