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不久前,I Do鉆戒母公司恒信璽利被申請了破產,且股票陷入停牌。其實從業績來看,恒信璽利的業績表現已經出現頹勢,且多年沖擊資本市場未
不久前,“I Do”鉆戒母公司恒信璽利被申請了破產,且股票陷入停牌。
其實從業績來看,恒信璽利的業績表現已經出現頹勢,且多年沖擊資本市場未果,還曾被爆出拖欠工資、大規模裁員。
別看公司如今頹勢明顯,其實在前幾年的發展中,“I Do”借助大手筆的營銷方式,銷量成績一直位居高位,且融資上也是備受資本喜愛。
但隨著近幾年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轉變,且結婚人數下滑的客觀原因存在,鉆石行業面臨降溫,所以“I Do”之后的路要如何走,并不好說。
被申請破產,多次沖擊資本市場未果
1月4日,“I Do”鉆戒母公司恒信璽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信璽利”)新增破產審查案件,申請人為北京艾貝利特服裝服飾有限公司,經辦法院為曲水縣人民法院。
1月6日,恒信璽利發布《關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掛牌的風險提示公告》;隨后再發公告,公司股票自1月9日起停牌,預計將于1月30日前復牌。
連續兩則消息無一不透露著“I Do”如今面臨的困境。
在恒信璽利去年上半年的業績中顯示,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8億元,同比下降41.99%;凈利潤704.44萬元,同比下降88.62%。
業績傾頹之下,公司的線下門店也被大量關閉,在2021年末還有715家的線下門店,僅僅過去半年就變成了630家,關閉了有75家。
除此之外,在2015年就掛牌新三板的恒信璽利,在幾年間多次沖擊IPO未果,即便多次更換輔導券商、注冊地址、會計事務所也沒能成功沖擊資本市場。
與之相比,后來的迪阿股份(DR品牌母公司)已經成功登陸A股,如今市值超240億。
上市不順利就算了,在去年年底,I Do還被爆拖欠工資,變相裁員。
當時有員工表示,“I Do”從2021年12月開始便出現大規模欠薪,二線員工普遍欠薪5-6個月以上,總監級別超過一年,且2021年還進行了兩次大規模裁員,收到賠償金的僅有個別人。另外公司因長期拖欠供應商貨款,“供應商發律師函起訴書甚至上門要債已是常事”。
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恒信璽利員工數由1684人減少至1104人,半年減少了580人,超過三分之一。
備受資本青睞,曾獲多輪融資
別看如今的“I Do”頹勢盡顯,但其之前可是風光一時,其營銷玩得非常溜。
在與李湘結束婚姻只存在了一年的婚姻后,李厚霖在2006年創辦了“I Do”品牌。
之后在“I Do”的營銷上,李厚霖可以說是大手筆投入。
“I Do”先后植入過的影視劇包括《我愿意,I Do》《失戀33天》《何以笙簫默》《北愛》《咱們結婚吧》等多部情感影視劇。
甚至在音樂上,也能看到“I Do”的身影。在2016年“I Do”與陳奕迅合作推出品牌同名歌曲《I Do》。
此外,“I Do”還與眾多明星夫妻推出定制款鉆戒,比如2021年年底I Do請來了娛樂圈內的知名藝人夫妻陳小春和應采兒為其代言。
有數據顯示,“I Do”植入了超過70部影視劇,也請過無數明星為其站臺,可以說哪里火哪里就有“I Do”。
借助營銷的模式,過“I Do”曾連續多年穩坐天貓、京東雙平臺銷售第一的位置。
其在表現突出的同時,也備受資本青睞。
在成立一年左右,恒信璽利就獲得了來自中信證券的天使輪融資;2008年,又獲得了來自紅杉資本中國、中路資本的9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據悉,截至如今,公司共完成9 輪融資,其中還包括東方證券、盛世景、平安證券、東方花旗證券、民族證券等數十家投資機構。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營銷開路下“I Do”雖然發展得火熱,但相對的銷售費用占比也不低,在2021年末,其銷售費用率達到28.97%。相比當年22.61的總營收,其21.38億元的總成本近乎與之持平,可見這對公司利潤空間的侵蝕有多嚴重。
行業降溫,消費者觀念轉變
其實,業績下滑的不僅有“I Do”,行業內的周大生等傳統珠寶商的鉆石業務也出現明顯下滑。
據周大生半年報顯示,其鉆石鑲嵌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降47.94%。與此同時,黃金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93.44%。
相信不少人知道前一段時間的購買黃金潮,所以黃金的收入增長是明顯的,但鉆石為何突然“不被人愛了”呢?這恐怕要從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說起。
在疫情的這幾年,有不少消費者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除了國內統計的居民存款增加外,大家在購買珠寶時也更加注重了“性價比”與“增值、保值性”。
相比黃金幾百年來價值性都絕對穩定的地位,且克價大家都心知肚明外,鉆石的保值性就大打折扣了,二手鉆石的價格甚至會砍掉一半,且品牌溢價嚴重。
而黃金在場景實用性及理財價值的對比下,鉆石就不太占優勢了,鉆戒雖然代表“至死不渝的愛”,但明顯購買黃金更能保障財產不貶值。
尤其是很多人都意識到鉆石的成本并不稀有,人工鉆石發展快速的背景下,昂貴的天然鉆石存在的意義大概就只有“意義”了。
據民政局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國每年新增結婚登記人數持續下降。
2021年,全國登記結婚的共計763萬對,直接創下了36年以來的新低,相比2013年的1347萬對的數據2021年的數據近乎腰斬。到了2022年,有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僅有544.5萬對新人辦理結婚登記,相比2021年同期還下滑了7.5%。
所以說,無論是消費者觀念改變還是針對的消費領域人數的減少,都是鉆石行業降溫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