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月29日上午,安徽高院發布了2022年安徽法院未成年人審判典型案例。記者對案例進行了詳細梳理,展現基本案情、裁判結果、典型意義,以示提
5月29日上午,安徽高院發布了2022年安徽法院未成年人審判典型案例。記者對案例進行了詳細梳理,展現基本案情、裁判結果、典型意義,以示提醒。
【基本案情】 馬某(另案處理)與王某乙婚后生育一子馬某某,后王某乙外出下落不明。
2017年10月起,王某甲在與鄭某某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與馬某以夫妻名義在馬某家中共同生活,并提出讓馬某的父親撫養馬某某,馬某未同意。
為發泄不滿,王某甲長期對馬某某辱罵、毆打、餓飯,并強迫其從事超體力勞動,致馬某某身體多處受傷,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摧殘。
2020年6月26日5時20分至27日6時29分,王某甲先后采取用棍棒擊打身體、掌摑頭面部、用繩索捆綁雙腿后頭朝下懸掛梁柱、掄起重摔、掐脖頸上下摔打等方式,連續對馬某某實施暴力毆打行為,致馬某某(歿年6歲)因頭部遭鈍性暴力作用致顱腦損傷而死亡,體表挫傷屬于輕傷一級。
【裁判結果】人民法院認為:王某甲長期虐待幼童馬某某,2020年6月26日晨至27日晨對馬某某連續實施暴力的程度已超出虐待的范疇,故對該行為單獨定性為故意傷害罪。王某甲行為依法構成故意傷害罪、重婚罪、虐待罪,應予數罪并罰。王某甲以特別殘忍的手段實施故意傷害行為,致一名幼童死亡,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嚴懲,雖有坦白情節,但不足以從輕處罰,依法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準了王某甲死刑。
【典型意義】這是一起典型的暴力傷害未成人權益的犯罪案件。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應當特殊、優先保護。安徽法院歷來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各類犯罪依法嚴厲打擊,對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嚴重挑戰法律和倫理道德底線的犯罪,始終堅持依法嚴懲,對犯罪情節特別惡劣、罪行極其嚴重的極少數犯罪分子,堅決依法判處死刑,決不手軟。本案對王某甲依法判處死刑,彰顯了人民法院作為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最后一道屏障,堅決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鮮明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