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月16日,沉寂兩個交易日后,熊去氧膽酸概念再度走強,廣生堂(300436 SZ)現20CM漲停,眾生藥業(002317 SZ)、新華制藥(000756 SZ)也紛紛漲
12月16日,沉寂兩個交易日后,熊去氧膽酸概念再度走強,廣生堂(300436.SZ)現20CM漲停,眾生藥業(002317.SZ)、新華制藥(000756.SZ)也紛紛漲停。
截至收盤,上海凱寶(300039.SZ)漲近17%,共同藥業(300966.SZ)漲超10%,九典醫藥(300705.SZ)漲超9%,賽升醫藥(300485.SZ)漲超7%,海辰藥業(300584.SZ)漲超6%。其中,新華制藥盤中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上海凱寶股價創2015年9月至今新高。
新冠疫情以來,二級市場"神藥"炒作不斷,前有千金藤素,現有熊去氧膽酸。題材性炒作之下,投資者不追來路,更不問將來,熊去氧膽酸距離成為新冠治療藥物究竟還有多少路要走,市場似乎并不關心。
站上"神壇"的熊去氧膽酸
一則論文,讓還處于"概念"階段的熊去氧膽酸與"新冠終結者"產生了聯系,國內市場跟著炸了鍋。
12月5日,英國劍橋大學TeresaBrevini團隊在《Nature》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熊去氧膽酸或植物類固醇Z-Guggulsterone,能夠通過抑制FXR信號通路,下調ACE2的表達,從而預防新冠感染。
從新冠病毒的感染路徑來看,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protein)能與人體細胞上的受體(ACE2)相結合,進而入侵人體。而ACE2表達下調后,新冠病毒與人體細胞無法結合,確實可達到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目的。
研究人員發現,在同一條件下,服用熊去氧膽酸的老鼠僅三分之一感染新冠,而服用生理鹽水的老鼠全部感染新冠。在離體肺葉中,經熊去氧膽酸處理的肺ACE2表達水平下降近50%,沒有感染新冠病毒,另一葉肺則感染。另外,研究人員對8名健康受試者使用了熊去氧膽酸,結果顯示,8名志愿者的鼻腔細胞ACE2表達水平有所降低。
在上述實驗結果的基礎之上,劍橋大學研究人員提出,熊去氧膽酸有潛力成為新冠預防用藥,可作為疫苗接種的補充。
熊去氧膽酸已經在臨床使用多年。1902年,熊去氧膽酸在北極熊的膽囊中被發現,1957年被日本開發為抗膽石藥物,口服吸收后悔增大人體膽汁池總量,通過改變膽汁成分能溶解膽固醇結晶和膽固醇結石,達到質量膽汁淤積和膽固醇解釋的治療效果。
另外,研究發現,熊去氧膽酸還具有保護膽管上皮細胞、抑制肝細胞凋亡、調節肝細胞免疫、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目前,熊去氧膽酸是質量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首選藥物。
熊去氧膽酸本身具有安全、耐受的特點,并且價格低廉,易于存儲或運輸,若是能作為新冠病毒預防藥物,其藥物可及性及量產規模都會優于現有的新冠治療藥物,這也是前述相關研究發布后,引發市場關注的重要原因。
但要注意的是,當前關于熊去氧膽酸預防新冠病毒的研究僅在實驗室階段,具體的劑量、給藥方式等研究均是空白。而且熊去氧膽酸在抑制FXR信號通路的同時,是否會引發其他炎癥等相關問題也不得而知。此外,要下調ACE2的表達才能預防新冠病毒入侵,那么長期下調ACE2受體是否會對人體有其他影響,也尚未可知。
TeresaBrevini團隊的論文果為新冠預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的方向,但距離真正的針對性藥物面世,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業內人士指出,評價熊去氧膽酸作為一種預防新冠藥物是否有效還為時過早。
但是資本市場不愿意等待,已經提前開啟了狂歡模式。
概念再次造富,個股迎來漲停潮
《Nature》期刊發表研究論文后,熊去氧膽酸就成了國內資本市場的"香餑餑",相關概念股迎來漲停潮。
12月7日至今,新華制藥收獲了7個漲停板,宣泰醫藥收獲3個漲停板,千紅制藥收獲兩個漲停板,共同藥業、上海凱寶、海辰藥業、廣生堂、眾生藥業各收獲1個漲停板。
市場熱度高居不下,相關公司密集發布公告,其中,一些公司有相關產品獲得了藥品注冊批件,已經上市銷售,但適應癥不涉及新冠肺炎,也有公司有業務涉足,但目前并未有商業化產品。鈦媒體App梳理如下:
12月7日,宣泰醫藥發布公告稱,近日熊去氧膽酸用于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報道,尚未進行驗證性臨床試驗,能否用于新冠病毒預防及感染的治療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的熊去氧膽酸膠囊產品已于2022年11月底實現商業化供貨,獲批適應癥不涉及新冠病毒預防及感染的治療。
同日,新華制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山東淄博新達制藥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取得熊去氧膽酸片上市許可持有人資格,臨床適應癥為治療膽固醇型膽結石,但尚未商業化生產。
12月8日,海辰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關注到熊去氧膽酸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報道。經核查,公司及子公司未取得熊去氧膽酸原料藥及制劑的藥品注冊批件,僅在藥品生產許可證范圍中含熊去氧膽酸原料藥,不代表公司可以生產、銷售該藥,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也未有該藥的生產、銷售行為。
12月9日,賽升藥業在投資者交易平臺表示,公司子公司君元藥業擁有熊去氧膽酸片產品批準文號。
12月12日,上海凱寶發布公告稱,公司產品痰熱清注射液、痰熱清膠囊和熊膽滴丸中均含有原材料熊膽粉,所用熊膽粉來自于原材料供應商。近日,公司關注到"Nature"期刊發表研究論文,顯示熊去氧膽酸可以用于預防新冠感染。該研究目前尚未進行驗證性臨床試驗,能否用于新冠病毒預防及治療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短期內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12月15日,眾生藥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逸舒制藥的熊去氧膽酸片將根據市場情況開展生產、銷售工作,預計短期內對逸舒制藥業績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12月16日,共同藥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產品雙降醇向下可生產熊去氧膽酸,雙降醇是用植物甾醇生產的,該路線屬于植物合成路線,該工藝技術能夠有效避開傳統合成工藝迫害動物的不利輿論,也是未來合成熊去氧膽酸的發展方向。同日,共同藥業也表示,公司尚未獲取生產熊去氧膽酸的行政許可文件,也未對該產品進行商業化生產。
……
除前述公司之外,廣生堂曾在今年10月發布公告稱,擬與瑞泰來簽訂《技術轉讓合同》,瑞泰來將其擁有的熊去氧膽酸膠囊制劑(規格:250mg)的全部技術及相應資料、全部權益轉讓給公司,交易金額1350萬元。廣生堂表示,熊去氧膽酸膠囊起到保護肝細胞膜和利膽作用,可以用于治療藥物性肝損傷、膽汁淤積性肝病。
另外,人福醫藥(600079.SH)子公司在國內生產銷售熊去氧膽酸片,在美國市場生產銷售熊去氧膽酸膠囊,相關產品主要用于治療膽囊結石等;福元醫藥(6011089.SH)的仿制藥研發項目含熊去氧膽酸膠囊;壘知集團(002398.SZ)的研發計劃中包括牛磺熊去氧膽酸膠囊;華潤雙鶴(600062.SH)旗下熊去氧膽酸片已獲生產批件。
盡管相關概念公司不斷發出近視公告,但資本市場的狂歡還在繼續。不過比之熊去氧膽酸在二級市場的"一呼百應",當前更需要關注的是市場已經出現了"囤藥"行為,不少微博網友"曬"出了自己購買的含有熊去氧膽酸成分的藥品。有病毒學專家此前向媒體表示,熊去氧膽酸無法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熊去氧膽酸是肝病治療藥物,健康人群吃熊去氧膽酸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