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第十版診療方案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記者提問:第十版診療方案距離上一版也就是第九版診療方案已經過去十個月
1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第十版診療方案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記者提問:第十版診療方案距離上一版也就是第九版診療方案已經過去十個月時間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于新冠病毒,尤其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機理的認識發生了哪些變化?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回應:隨著奧密克戎毒株的流行,我們一直在關注奧密克戎毒株的致病特點,包括病原性、流行病學的臨床特點。奧密克戎毒株感染后致病力是下降的,傳染性明顯增加,總體來看,和德爾塔株及原始毒株相比,它的致病性是明顯下降的。針對目前奧密克戎毒株感染,我們還是強化對癥、支持和呼吸治療,因為奧密克戎毒株感染后如果出現重癥病例,出現肺炎,需要相應的治療。目前在我們國家流行的奧密克戎毒株主要是BA.5.2和BF.7為主。
奧密克戎毒株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熱、咳嗽、乏力等等,個別病人會出現肺炎。但總體肺炎的發生率和德爾塔毒株比是明顯減少的。但盡管如此,我們仍然要強調對肺炎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礎病的,包括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要積極的早期監測和隨訪,發現病情變化及時治療,這里面包括早期的氧療、早期的抗病毒治療等。
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們發現盡管奧密克戎毒株致病力下降,但是沒有打疫苗的老年人仍然是重癥的高風險人群,所以在這里我們還是強調老年人要接種疫苗,包括第二次的加強免疫問題,希望通過這樣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奧密克戎毒株的危害性,降低病亡率。針對奧密克戎毒株,目前它的致病力盡管是下降的,但我們還要持續關注它的進一步變化,包括新的變異、潛在的風險等,我們都要進一步關注,根據毒株特點對診療方案進行相應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