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外媒報道,中國將在未來幾年內向天宮空間站發射新的太空艙,以擴展其空間和功能。據美國航天新聞網10月4日報道,在4日于阿塞拜疆巴庫舉行...
據外媒報道,中國將在未來幾年內向“天宮”空間站發射新的太空艙,以擴展其空間和功能。
據美國航天新聞網10月4日報道,在4日于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中國公布了空間站的未來計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張嶠表示,中國空間站計劃從三個艙段擴展到六個艙段。
他說:“未來我們將建造一個重180噸、六個艙段的組合體。”
報道稱,國際空間站重量約為450噸。其首個太空艙“曙光”號艙段是1998年發射的。該項目的合作伙伴正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利用這個日益老化的空間站,直至2030年。
張嶠還說,正在研發天和核心艙和問天實驗艙的擴展接口,以承載大型外部有效載荷。此外,充氣密封艙也在研發中。
據報道,中國計劃于2024年前后發射巡天空間望遠鏡,它是與空間站共軌飛行的與哈勃同級別的空間望遠鏡。它將能夠與空間站對接,進行維護、維修、燃料補充和升級。
張嶠還指出,很可能將有更多航天器“與中國空間站共軌飛行,接受在軌服務”。
張嶠說,中國空間站將逐漸發揮作為“太空母港”的重要作用。
報道還稱,中國空間站的其他改進計劃包括配備3D打印設備、研發智能機器人、升級互聯互通性和機械臂,以及研發空間碎片監測預警系統。此外,還將建造一個“孿生的數字空間站”。在擴展空間站的同時,中國還在推進其他幾項頗具挑戰性的太空計劃。這些計劃包括在2030年前實現首次載人登月,同時在本世紀30年代建成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還在開展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的任務。
另據美國未來主義網站10月5日報道,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中國完成了被稱為“天宮”的空間站的三個艙段的組裝。“天宮”是一個可以容納三名航天員常駐的軌道空間站。
報道援引路透社的報道稱,中國現在正計劃用另外三個艙段擴展空間站,為中國及其國際伙伴提供一個替代國際空間站的重要方案。國際空間站或將在這個十年結束時退役。
報道指出,即使增加三個艙段,中國空間站的重量仍將僅是國際空間站的大約40%。但在軌研究空間不斷增加仍然比完全沒有要好得多。
報道還稱,從嚴格意義上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員不得訪問這個新空間站,因為美國法律禁止其太空機構與中方進行任何合作。不過,中國已經表示,空間站對國際宇航員開放。
與此同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鼓勵私人航天企業建造私人空間站。雖然像公理航天公司這樣的企業已經在開發類似“棲息地”的項目上取得了部分突破,但尚未聽說開始將空間艙段送入軌道的任何具體計劃。
報道說,俄羅斯去年也宣布將建造自己的空間站,最多可容納四名宇航員,但其最近在太空中的記錄使該計劃的可信度存疑。
報道還提到,隨著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出,我們在地球軌道上的固定存在將會有很大變化。而隨著中國積極推動對太陽系中我們這一角落的探索,它已經成為值得關注的世界航天大國。
上一篇:2023年或成最熱一年 今年9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9月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