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印度作為主辦國對本屆二十國集團(G20)會議寄予厚望,但因各大國對俄烏沖突態度不統一,G20外長、財長會議聯合公報相繼流產。據路透社9月7日
印度作為主辦國對本屆二十國集團(G20)會議寄予厚望,但因各大國對俄烏沖突態度不統一,G20外長、財長會議聯合公報相繼“流產”。據路透社9月7日報道,G20峰會召開在即,有印度官員透露,印度已建議峰會涉俄烏沖突聲明中包容俄羅斯和中國的觀點,以避免會議再次陷入僵局。
9月9日,世界主要國家領導人將齊聚印度新德里,參加2023年G20峰會。
本屆G20峰會旨在加強糧食安全、氣候行動和為貧窮國家減免債務,但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問題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峰會的焦點議題。西方國家希望就俄烏沖突譴責俄羅斯,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曾表示,若俄羅斯立場被忽視,俄方將阻止聯合聲明的達成。
路透社稱,G20各方協調人已經就聯合聲明的內容進行了四天的反復討論。作為輪值主席國,印度已建議峰會涉俄烏沖突聲明中包容俄羅斯和中國的觀點,以避免會議再次陷入僵局。
一名知情的印度官員表示:“只要每個人都贊同文件的結構,那就是共識。我們正在努力創造一種局面,讓包括俄羅斯、七國集團(G7)和中國在內的所有人都對自己的觀點得到表達而感到高興。”
還有印度官員透露,另一種選擇是在聯合聲明中對俄烏沖突作出更籠統的聲明。
二十國集團,成立于1999年,由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意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以及歐盟等20方組成。G20成員涵蓋面廣,代表性強,構成兼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平衡。
印度自去年12月1日起擔任G20輪值主席國。2023年G20峰會將于9月9至10日在新德里舉行。烏克蘭沒有獲得印度邀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將代表普京率團參加G20峰會。
路透社稱,印度總理莫迪希望利用印度在本屆G20峰會的領導地位,展示印度“作為一個大國的崛起,有能力在重大全球問題上團結一致”。如果峰會未能達成聯合聲明,這將是G20歷史首次,并可能引發國際社會對于G20機制可行性的質疑。
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全球經濟與金融項目主管巴特勒(Creon Butler)表示,若本屆G20峰會未能達成聯合聲明,“肯定會導致對該集團的信任危機”。但他也說,盡管如此,各國預計仍將堅持G20的形式,因為該集團是七國集團(G7)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鍵聯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印度擔任G20輪值主席國后,在至今舉行的所有部長級會議上,包括今年2月和7月的兩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3月的G20外長會議,與會各國因對俄烏沖突態度不一,均未達成聯合公報。
美聯社曾提到,各成員國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分歧,已嚴重影響了本次G20會議的大部分議程。